"风云二号"最后一星完成出厂评审服务一带一路沿线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气象局联合组织召开卫星出厂评审会。“风云二号”09星顺利完成出厂评审,将于今年上半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在轨测试完...
[详细]
中国碳卫星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公布
2018年全国气象局长会开启现代化新征程
世界气象中心(北京)正式授牌
气象数据共享位列23家国家科技资源共享...
中国气象局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已覆盖240万...
27个年度气象创新工作项目出炉
更多>>
将气象业务现代化放在气象现代化中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局”战略,强化科技和人才对气象现代化的支撑保障作用,以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理念和方式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
信息化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数据存储调用显示分发技术、信息检索计算分析应用技术等,使各类信息来源更丰富、质量更可靠、互通更快捷、共享更充分、应用更有效。
统筹推进气象信息化工作,就是要加强顶层设计;逐步构建资源高效利用、数据充分共享、流程高度集约的气象信息化新格局;加强气象信息化工作统一领导;建立气象信息化社会运行保障机制。
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提速 信息化水平提...
CIMISS系统全面进入业务化阶段数据生态形成
国家级及六省市CIMISS正式业务化运行
中国气象局印发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
中国气象数据网迁至阿里云
集约化
——充分依托现代科技,整合、挖掘各类资源潜力,有效利用各单位、各领域、各层级现有的设施、装备、人才、技术,减少重复投资和建设,建立合理的业务流程、工作分工、业务布局和服务体系,使管理更加科学、集约、高效。
标准化
——通过建立、修订和完善各类规范、制度和标准,提高气象探测、装备保障、信息网络、分析计算、数据质量、预报预测、应用服务、科技创新、人才建设、投资建设、科学管理的信息化和集约化水平,提升气象业务现代化的质量、内涵和效益。
我国卫星高光谱大气成分遥感探测方法研...
13项气象国家标准发布 涉及生态气象等专...
中国碳卫星数据对外开放共享公众可免费下载
标准助推气象事业提质增效
气象领域新添22项国家标准 推进气象现代化
构建业务现代化、主体多元化、管理法治化的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处理好国家利益与部门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调动社会力量,不断改进公共气象服务提供方式,解决无限需求和有限资源的矛盾,努力提高气象服务效益。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运行纪实
中国气象局成为首批国家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
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试点将延至73县
构建保障气象事业发展的法律规范体系,依法发展气象事业,把各级政府在气象工作政策支持、财政保障等方面的责任制度化、法治化;把气象部门履行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职能制度化、法治化;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等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中国气象局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
中国气象局出台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工...
评论:科学减灾 依法应对
政策指南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发展规划》发布
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文)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
各地实践
从分区预警看北京气象现代化成效
福建:破浪扬帆 踏上新征程
安徽气象构建“3+X”权力运行监管体系
宁波开启社会化防灾减灾“安全模式”
河北推进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纪实
他山之石
欧美气象数据开放及质量管理特色一览
美国气象卫星发展新态势
解析美国强对流天气科研及业务亮点
美国顶尖气象数据中心这样炼成
美国强对流天气科研及业务亮点
局党组关于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意见
解读全面深化气象改革意见
改革大事记
【系列图解】图说气象改革
【盘点2014】改革攻坚闯关 发出气象强音
一张图了解中国气象局推进科技创新举措
扎根气象沃土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聚焦创新工程:瞄准核心业务协同攻关
聚焦科技创新:大型试验探索关键科技问题
聚焦科技创新:科研的生产力实实在在看得见
【专题】紫荆花开二十载 气象合作谱新篇
亚洲航空气象中心联合建设进展顺利
于新文率团出席世界气象组织二区协16次届会
世界银行多灾种早期预警培训班在上海举办
中国气象局与香港天文台高层会议在广州举行
策划:
栾菲
制作:
李响 卢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