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
·建立“一图三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新模式
·建立以雷达为支撑的精准作业模式
·建立“高炮三级检查制度”
内容:
创建省级、市级、县级以及作业站点、重大设施5类综合防雹总体布局图。在作业过程中,分别制作前期作业部署图、实施作业指挥图和作业效果评估图,实现动静结合的人工影响天气可视化业务化应用,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率,创建责任区、警戒区、监视区一体化防雹作业责任体系,并基于作业图建立以大雷达预警、小雷达指挥协调配合的精准作业模式。
构建“技术交流+业务应用+人才培养”一体化机制,建设冰雹外场试验基地,开展不同作业方案的科学试验,研究冰雹形成机理,检验作业效果。
制定《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高炮三级检查制度》,规定省、市(州)、县三级对辖区内作业站点“累积用弹量”和“累计作业次数”达到相应标准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高炮必须分别由各级安全检查员进行专项检查,量化了高炮作业过程中的动态检查标准,逐级压实责任,有效减少安全隐患。
成效:
以作业图为主要内容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调度指挥规范》获批立项,人工影响天气建设进一步规范化。
提高了对烤烟、茶叶等特色农业和“中国天眼”等重大设施防护的针对性。
2020年,在全省高炮作业3557次,在74807发雨弹的高频次、高强度作业情况下,通过三级检查措施落实,及时发现和排除5次重大隐患,实现人工影响天气高炮作业“零事故、零伤害”。
(责任编辑: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