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气象部门与云南省气象及电力部门达成合作协议,涉及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报系统、功率预测算法模型等,可为电力部门提供更精准的气象服务,以应对新能源装机容量倍增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这是湖北能源气象服务成果走出本省、惠及全国的又一进展。湖北省缺煤、少油、乏气,对此,省气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保供和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风、光、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大力发展能源气象服务,助力能源供应安全稳定和绿色低碳发展,让美好生活更“来电”。
统筹谋划 联动发力
“风光水力发电功率预测、输电线路的设计和安全保障、用电负荷预测与电力调度、智能电网与能源保供乃至电力交易等,均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天气气候已成为影响能源生产、储运和消费的重要因素。”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专家陈正洪表示。
聚焦能源开发利用,湖北省气象局成立电力气象服务中心,负责电力行业气象服务及科研工作,坚持以服务需求为牵引,覆盖发电、输电、用电各个环节,并在电力负荷预测、电线覆冰和舞动区划、风电、光伏发电功率预报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
科研技术精准解决“痛点”,离不开部门合作联动。自2010年起,湖北省气象部门分别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华中电网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为长期合作伙伴;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服务协议,建立有效交流机制。
多部门共同探索“气象+行业”大数据共享服务模式,聚焦服务智能电网,开发精细化流域面雨量预报和智能网格预报产品,联合制定《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电网调度气象预警预报服务产品》《电力气象灾害等级》等国家标准、气象行业和地方标准,提升电力气象保障服务水平,确保能源保供安全高效。
需求引领 科研赋能
在做好常规电力气象服务的基础上,湖北省气象部门强化技术研发,满足电力服务中不断出现的新需求。
针对低温雨雪冰冻中出现的电力线路受损情况,湖北省气象部门开展电力线路覆冰与覆冰舞动区划技术研究,完成《电力线路覆冰舞动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报告编制指南》。
在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下,电力调度如何更精准?湖北省气象部门开展电力负荷与气温等气象要素关系研究、湖北电力负荷爬坡成因分析等,解析高温时段日最大负荷爬坡过程中气象因子的变化及阈值特征,开展气候变化对长江经济带湖北段电网极端负荷的影响研究,得出气候变化对最大电网负荷的影响,相关成果为电网科学调度、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提供气象保障。
湖北省气象部门还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合作,连续7年在金沙大气本底站等三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地点,开展冬季野外导线覆冰观测,有效提升针对复杂下垫面微地形环境的差异化预报能力;进行风机覆冰预测,为风电场安全运维、准确进行功率预测、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提供有力支撑。
长江流域业务智能一体化平台、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智能电网调度气象服务决策支持系统投入应用,8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8项标准、2项指南、4项专利获批……一系列“硬核”成果,让湖北电网运行有了更贴心的气象“卫士”。
精准预报 服务有力
2023年6月16日,湖北省出现入梅以来首场区域性暴雨过程,对江河湖库水情造成影响。得益于气象部门及时的预报预警信息,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水库蓄满率也有效提升。
针对此次天气,湖北省气象部门及早关注,及时滚动提供监测预报预警产品,服务主动及时,提前20天预测该时段有降水过程,提前5天对暴雨落区和量级进行预报,并对预报内容进行订正和细化。
“气象部门精准预判出历次致洪降水,保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梯级电站发电量创历史新高,助力其充分发挥出国内能源供应的‘稳定器’‘压舱石’作用。此外,超前预判华西秋雨持续影响,确保三峡水库连续12年安全蓄水、冬春稳定发电。”三峡梯调通信中心发来感谢信。
湖北省气象部门还依托智能网格精细化预报产品,为电网公司开发定制化、精细化、专业化服务,助力全网决策调度,地市电网负荷预测平均准确率较以往提高1.5%,转折天气条件下提高3%至5%,为电网精准调度提供科学支撑。(欧阳威、成丹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高迅芝 刘静 代娟 任永建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