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广胜:“气候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生态系统息息相关”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30日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我想知道,为什么今天是晴天,明天却会下雨呢?”幼年的周广胜总是这样问父母。然而,父母无法给出他准确的答案,但梦想的种子已在周广胜的心中悄然发芽。

1983年,周广胜如愿考入南京大学天气动力学专业,在大学三年级的一次天气预报测试课中,因成功预报第二天的降雪天气,获得了老师的认可。这个小小的成功,不仅增强了周广胜的自信,也让他真正开始领略气象的奥秘。

1987年,大学毕业后的周广胜被免试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时称“中国科学院林业与土壤研究所”),攻读生态学专业硕士学位。他参与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是“防风固沙”,即如何把防护林建设成“绿色长城”,从而减轻风沙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989年,周广胜与导师在吉林省乾安县的农田防护林中,连续蹲守、观察了整整45天。他们在林外建立了11米高塔,在农田防护林内立起19米的高塔,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和系留气球等技术,阐明农田防护林防风机制,开展防风效应的模拟研究,最终成功研发出了农田防护林防风效应评价模型。

尽管周广胜在“生态气象”领域小有成就,但那时生态气象的学科交叉融合在中国尚相对滞后,也让气象学出身的他备感“尴尬”。幸运的是,他得到时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张新时院士的青睐,前往北京,跟随张新时院士做生物学专业的博士后,开展气候与植被关系的相关研究。

气象与生态、生态与气象,周广胜的科研曾一度在“夹缝中”生存,但却奠定其在生态气象学这一交叉学科中的基础。无论是气象还是生态,他已渐至佳境,并于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他总结,气候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生态系统息息相关。只有理解这种关系,才能真正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科技部重大项目等持续支持下,近30年来,周广胜带领团队创建了集多因子控制实验、原位模拟实验等于一体的气候变化对植被多尺度影响的立体监测体系,其作为研究范例在全球推广。

自2008年入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来,他深耕气候与植被关系研究领域,发展了气候变化影响植被碳氮关系的多尺度模式,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植被”分类模型,定量评估了国家尺度陆地碳收支、固碳潜力及其变化趋势,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7年开始,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需求,他带领团队研发了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气象条件贡献率评价系统,目前已在国家气象中心及全国31个省(市、区)业务应用。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风向标”,也是国家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地。作为生态气象领头人,周广胜亲自带队进行实地考察。

在高原科考的日子里,周广胜和团队面临了不少挑战——高原反应、设备故障……种种困难接踵而至。有一次,科考队在进行数据采集时,突遇暴风雪,狂风夹带着冰雪,使人几乎无法站立。“这样的天气正好是采集关键数据的好时机,我们再坚持一下!”在周广胜的带领下,队员们迅速搭建临时避难所用以保护设备,冒着风雪持续进行数据采集。经过艰苦努力,他们成功收集到宝贵的野外数据,并在后续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这就是周广胜,他用数十载的坚持,诠释了什么是“四好”党员。而他的成长与奋斗故事,不仅是新时代党员的真实写照,也是每一位生态气象学科发展引领人的优美侧影。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崔兴毅 通讯员周怀林 责任编辑:包宁)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