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夜间到明天将出现降温!”这对于正处在救援“黄金72小时”内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来说,无疑加大了救援和受灾群众安置难度。
1月7日,夜幕降临前,定日县气象局值班人员紧盯天气状况,预报信息通过电话、微信群等方式发出。收到预报信息后,定日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紧急调拨炉子、棉衣、电热毯等取暖设备,为安置点做好防范应对准备。
1月7日20时8分,定日县气象局施放震后第一颗探空气球,所取得的高空气象数据将为震区气象服务保障提供数据支撑。张一摄
7日20时8分,定日县气象局工作人员冒着余震的危险,施放了震后第一个探空气球,及时传回的高空数据,为制作震区天气专题服务材料和决策服务产品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夜间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8℃,对受灾群众救援安置有很大挑战。”日喀则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张一介绍,气象部门将服务精细至村级,为全县17个安置点提供了逐小时预报信息。
8日凌晨,一份连夜制作的藏语版气象预报迅速发出,这份预报减少了发布层级,直接通过短信、微信群等方式传递至受灾相关村支书、一线抗震救灾人员手中,提示做好降温大风天气防范工作。
震后第一夜,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派工作组到定日县开展服务,定日县气象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岗,彻夜未眠。
1月8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气象局党员志愿者参与地方抗震救灾保障工作。巴桑摄
日喀则市气象局成立抗震救灾党员突击队,带领全体预报人员参与气象服务保障,两名女性党员参与市妇联巾帼救灾志愿工作,为受困人员分发救灾物资,5名党员参与市直机关工委物资筹备志愿服务。定日县气象局党支部在确保业务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抽调4名人员参加地方救灾志愿服务工作,负责物资运送发放,另抽调两名工作人员深入驻村点安抚村民,开展物资发放、人员帮扶等工作……
截至发稿,救援服务保障仍在继续。
(原标题:震后第一晚出现降温 定日气象干部职工彻夜未眠保障救援)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宁 崔兴毅 责任编辑:郭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