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是当前落实《巴黎协定》、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进程的一个重要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进入了全面实施《巴黎协定》的阶段,但是过程并不顺利,美国政府已经正式提出退出《巴黎协定》,且表示不再为绿色气候基金注资。这会影响其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的意愿,有可能使得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有所减缓。但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非常紧迫,必须加快合作进程。
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都比较脆弱,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发达国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尽快向绿色和低碳转型,使其在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
如果全球合作行动迟缓的话,将阻挠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的速度,也会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受到更加严重的气候变化的灾难和风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加强南南合作,加强推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责任与担当。
南南合作要立足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先进技术、经验共享。当前发展中国家除了要应对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挑战之外,仍然面临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等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要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减少碳排放,如使这两者能够统一协调,就必须推进国内能源变革,走上气候适应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所以要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就需要发展中国家共同探索这样的发展模式。在南南合作当中,也要促进大家共同探讨经济转型和能源变革的技术、模式,实现共赢和共同的发展。
中国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减排的双赢策略,这也是历史上没有的。发达国家在相同的发展阶段都是高碳的发展路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低碳的路径,就要探索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以及新的技术支持。所以,也需要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密切合作。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加强能源技术设施的合作。能源技术设施的建设有锁定效应,一旦建成,运行的周期长达几十年,所以很难再改变。加强先进能源技术合作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发展中国家国情和发展阶段相当,很多成熟的适应技术,尽管不是全球最先进的,但适合在发展中国家推广。所以要借助“一带一路”的合作机遇,推进先进能源技术的合作,实现互联互通和机会的共享。
此外,要加强智库和民间组织的南南合作,共同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制度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大家共同行动,能够实现共同发展。这就需要摒弃任何博弈的狭隘思维,打造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理念和合作模式。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的原则。《巴黎协定》也秉承此原则,但在执行上还有所差别。在公约下形成的约定书是发达国家承担量化的减排义务,而发展中国家根据国情在可持续发展优先领域自主采取行动。实际上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做了明确的区分。
在落实《巴黎协定》的细节谈判和行动计划当中,如何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还会有很大的争议和复杂的博弈。所以发展中国家要加强合作,要创造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维护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理权益。
现在,在整个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政策研究当中,发达国家还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例如,《IPCC评估报告》是气候变化谈判的科学依据,也是大家公认的以科学性为基础的报告。但不论是《IPCC评估报告》的作者,还是引用文献的数量,发达国家的数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也要根据国情、发展阶段、发展的利益诉求,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研究,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7年11月17日四版 记者张玮鸥 责任编辑:王若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