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创新

获取多项重要进展和原创性成果
黑碳研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6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黑碳,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发生热解的产物。科学研究显示,黑碳气溶胶能够吸收太阳光,对全球气候变化、区域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对其制定减排措施,助力缓解全球变暖意义重大。

  聚焦黑碳研究,“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黑碳的农业与生活源排放对东亚气候、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其气候-健康效益评估,获得多项重要进展和原创性成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黑碳减排策略支持、科技支撑和决策参考。

  明确研究着力点——

  聚焦黑碳减排策略制定

  一直以来,科学界对黑碳排放-老化-传输-暴露及其对应的气候、环境和健康效应的研究存在不足,缺乏黑碳长时间序列监测和垂直分布廓线以及实测的排放因子,黑碳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剂量-响应关系缺失,限制了高分辨率和低不确定性排放清单的构建以及黑碳浓度空间分布、黑碳气候环境和健康风险的模拟和评价,进而制约了黑碳减排策略制定。

  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研究员丁德平介绍,针对上述问题,项目组通过创新试验平台,开发先进模型,从地面-边界层-对流层黑碳垂直分布和高时空分辨率农业和生活源黑碳排放清单入手,开展黑碳气候环境效应、黑碳健康效益等联合科研攻关。

  项目组从黑碳观测-环境气候效应-流行病学研究和毒理试验入手,构建排放清单,模拟研究东亚地区黑碳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估黑碳的气候和环境效应以及全国人口黑碳暴露水平和健康经济损失,为黑碳健康效应模拟、减排费效分析和减排策略研究等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汇聚创新动能——

  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历时五年,项目组的研究团队“兵分多路”,完成多项系统性研究任务,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

  鉴于黑碳气溶胶对全球气候变化、区域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等产生的重要影响,项目组首次开展了我国典型区域大气环境黑碳气溶胶综合立体观测、垂直分布特征及老化机制研究,这在黑碳研究领域尚属首次。

  项目组还建立了我国黑碳立体观测技术体系和平台,首次针对我国大范围典型区域黑碳气溶胶垂直分布进行飞机观测,获得垂直观测数据,揭示的中国区域黑碳垂直分布特征和云中黑碳新的移除机制成果被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引用。

  项目组自主研发黑碳区域源和行业源、大气水成物在线源追踪技术,有力支撑全球、区域黑碳气溶胶溯源,为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供支持。

  源于实践 回归实践——

  研究成果落地见效

  科学研究从来不是“空中楼阁”,其源于实践,最终也要应用于实践。

  截至目前,项目组通过联合机载新型观测方法获得的飞机观测数据已被应用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家高校科研院所的相关研究,为其他重点研发计划提供数据信息;自主研发稀释连续可调的新型稀释采样系统,实现了多种复杂污染源测试场景应用,相关设备已创造经济效益约310万。

  当下,涉及健康领域的相关话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项目组关于黑碳气溶胶健康影响的研究成果更是被国内外多个科研团队作为重要流行病学证据引用。丁德平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将黑碳研究课题模型及气象环境对健康影响研究成果应用于科研、教学、临床问诊。

  据了解,项目组在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还形成了三份决策咨询报告,提出黑碳减排的策略建议和方案。随着项目组关于黑碳的研究成果陆续取得实质性进展并落地见效,该项目已结题,但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关于黑碳的科学研究仍将继续。

(作者:宛霞 责任编辑:张明禄)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