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北京等多地的高温事件令人印象深刻,动辄冲上40℃的高温天气,对公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而在未来,随着全球变暖加剧,这种高温天气似乎有走向常态的趋势。
异常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如何科学防御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城市院”)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开展的最新研究显示,为应对高温健康风险,减排与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需齐头并进。
碳排放加剧高温健康风险
碳排放增加导致的气温升高,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最危险的气候风险之一。过去十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人类历史上的峰值,极端高温事件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而从全球层面看,我国的变暖速率较快,高温事件亦多发频发。
高温天气会使人体核心温度和心跳频率增加,容易引起中暑、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等疾病,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随着人为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加剧,我国的高温风险显著上升。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与高温相关的死亡主要是由自然气候变化引起的,而在未来20年至40 年,由人为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将成为我国高温死亡风险的主导因素,且高温致死率将随时间和不同排放情景而上升。
通过量化减少排放所能避免的最大高温风险,来衡量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是一个关键课题。研究团队成员、北京城市院张顾炜博士介绍,未来通过减少人为排放,或有助于降低我国48%到72%的高温相关死亡率,尤其是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降幅将高达80%,预计每年可避免上万人因高温而死亡。
然而,严峻的现实是,过去长期的全球变暖造成了一些短期的不可逆性,在高、中、低排放情景下,未来近20年,我国的高温致死率预计将基本一致,这说明目前的减排在短期内为缓解高温风险带来效果相对有限。尤其是在西北和华南地区,未来即使没有人为排放导致的变暖,那里的高温健康风险仍有可能比现在高。
为此,应对气候变化除了坚定不移地减少碳排放,还迫切需要因地制宜建立更多的医疗基础设施以缓解潜在的高温健康风险。“面对气温不断升高的现实,相关部门应建设必要的医疗基础设施,以应对预期的气候变化,并优先在气候变化影响集中区域开展相关预防工作。”研究团队成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孙兆彬说。
减排与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并重
一直以来,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而采取的战略性减缓和适应措施,将为我国14亿人口带来巨大的健康益处,”张顾炜说,“这些有益举措纳入实现碳中和承诺的详细途径,将确保改善人类福祉。”
具体来看,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高温健康风险,应多管齐下,在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力。研究认为,在减排层面,社会各行各业应提升能源效率,推广和采用节能技术,加强能源管理,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从而通过减排缓解全球变暖。
聚焦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建议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医疗资源供给能力,推动城乡医疗一体化,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各地区应根据当前医疗承载力,结合未来风险评估,因地制宜完善医疗设施和服务体系。
研究团队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韩玲博士认为,加强气象学和医学的交叉研究,提高风险评估、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十分必要。此外,还需要加强公众健康意识的普及和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监测体系建设,提高公众的防护能力。特别是在高温风险未来可能大幅增加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需要将与高温相关的疾病(如热射病)纳入夏季日常防护指南。
(作者:宛霞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