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研发的广西天气业务一体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成功投入使用,标志着广西天气预报业务步入智能化、集约化新时代。
平台为首个应用国家级“智脑”系统云端应用框架为核心支撑的省级平台,深度融合“大系统、大平台、多应用”的信息化、集约化的多项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借助广西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强大数据存储与处理能力构建。平台在完成天气预报服务业务全流程的数字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同时,成功引入国家级决策气象服务信息系统功能模块,显著提升气象预报与决策服务效率,为广西气象业务一体化平台高效运行奠定技术基石,有力推动国省气象业务的深度融合与共建共享。
在平台开发探索中,智能理念全方位贯穿始终,重塑整个业务生态。“气象业务受困于系统分散、数据隔阂及技术瓶颈,难以实现高效协同与精细服务。如今,平台借鉴国家气象中心天气业务一体化平台的理念,强调智能感知、智能诊断、智能预报、智能生成和智慧服务的概念,打造智能业务闭环。”自治区气象台台长王庆国说。
智能感知,融合多源数据,精准捕捉天气细微变化并实时预警;智能诊断,深度挖掘气象数据内在联系,剖析天气系统演变机理;智能预报,依托海量数据与先进算法,生成高精度、高时效的气象预测;智能生成,立足预报成果,快速定制多样化气象产品;智能服务,以天气产品核心,提供包括决策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基础的公众气象台服务等产品。
“我们运用组件化与低代码技术,基于国家气象中心的平台开发框架(CME),研发多个业务组件,包括国省兼容组件和广西本地特色组件等,并依据多场景业务应用需求灵活组合,提升开发效率与业务适应性。”平台研发首席曾小团介绍,平台借由多元组件服务集成,实现多源数据高效利用与共享,为不同用户提供定制化气象服务。
2024年,平台在来宾市气象局和平果市气象局投入使用并取得良好成效。来宾市气象台台长许云杰表示“平台提供天气监测、预报制作、服务发布、预报检验、过程复盘等功能,还针对来宾农业气象观测、服务提供多样化特色业务支撑。在2024年的全国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现场会中,展示应用效果良好,并吸引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来宾市政协等多个部门代表交流调研。”
下一步,广西气象部门将持续深耕平台优化升级,深度融合前沿技术与本地气象数据,拓展应用场景,提升服务质量,以科技之力护佑民生福祉。
(作者:戚云枫 韩嘉乐 责任编辑:刘淑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