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福建省厦门市气象局举办大模型智能体创新构建平台“QIKO+”人工智能(AI)创新应用大赛,首次展示“QIKO+”接入DeepSeek后的气象场景应用落地成果。应用场景覆盖数据监控查询、业务决策辅助、行政办公自动化、科普宣传、专业服务定制等。
去年10月,市气象局完成“QIKO+”大模型智能体创新构建平台的本地部署。市气象服务中心服务科科长吴伟杰表示,“业务人员无需掌握太多专业编程知识,简单操作就能完成适合业务场景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将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工作中。”
智能辅助在气象业务决策辅助方面表现出色。它能根据业务人员需求,快速准确生成排版规范的应急发布命令,为政府部门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提供更加及时的决策支持。
“AI应用使基层工作快了起来。”海沧区气象局预报员张晗昀称,“决策材料制作从人工制作的20分钟到AI3分钟内自动化生成,为防灾减灾赢得了更多时间。”
在气象数据监控查询领域,可实现故障原因的自动分析和解决方案的生成,减少故障处理时间和人为判断的误差,为气象设备运行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有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气象科普宣传的创作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面对融媒体环境对风格、形式和时效性的高要求,依托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科普宣传文本、视频节目稿件脚本等内容生成,将原本需耗费2小时至3小时的文本创作时间缩至30分钟。
厦门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积极探索AI技术应用,将AI思维融入气象工作各业务链条中,打造智慧气象服务体系,为厦门气象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作者:林敏丹 责任编辑:闫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