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以下简称“强天气中心”)与“数智预报员助手”敏捷团队联合研发的“强天气智能短临监测模块”正式投入测试应用。该模块依托“云+端”技术架构,实现了极端强对流天气分钟级自动监测、多模态信息智能生成及语音自动播报提醒功能,标志着短临监测业务由“传统人工巡检”向“智能消息推送”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这是强天气中心以智能化技术推动业务提质增效的一次重要突破。
致灾性天气监测是强对流短临业务链条的关键环节,其及时性和精准度直接影响短临预警联动和气象防灾减灾的决策效率。传统短临监测业务高度依赖预报员对信息的手动收集和汇总,不仅耗费大量精力,还容易因信息繁杂而错失关键信号。
为解决这一难题,“强天气智能短临监测模块”依托中国气象局短临预报业务系统(SWAN)短临协同模块组件和“数智预报员助手”大语言模型基础设施,实现了多个创新应用:多源数据智能融合分析,精准“捕获”强天气,提升了分钟级多源数据融合分析能力,可依据预设策略精准监测强天气实况信息,并快速生成关注建议文字;智能语音生成引擎,实现预警关注信息的“多模态”输出,创新应用智能TTS(Text-to-Speech)语音生成技术,将枯燥的文本信息转化为清晰的语音播报,实现了从“看”到“听”的跨越;建立多模态信息靶向推送机制,打造“听觉”哨兵,通过以“听觉”为主的多模态方式,将智能生成产品推送至实时业务场景,变“人找信息”为“信息找人”。多项创新显著提升了强天气短临监测业务效率。
作为支撑预报员决策的辅助工具,“强天气智能短临监测模块”在前期业务测试中已展现出“智能生成+预报员研判”人机协同预报新范式的强大潜力。未来,强天气中心将与“数智预报员助手”敏捷团队深化合作,共同构建“业务痛点识别—需求精准牵引—关键技术突破—业务系统集成—应用实效评估—迭代优化升级”的闭环系统攻关机制,为构建全流程、智能化的数字气象预报业务体系提供坚实支撑和先行示范。
(作者:蓝渝 高嵩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