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做应对气候变化的可靠助力
——行动中的中国气象、环境、生态非政府组织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2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中国气象报记者段昊书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战场上,中国非政府组织(以下简称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的缩写)始终是我国代表团的坚实后盾,同时,也是一股推动力量。”10月11日,在“2013气候传播”国际会议上,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浩明如是说。在本次会议上,他受聘成为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

  说起NGO,相信很多中国人仍一知半解,尤其是其“非政府”“非营利”的定义,引来不少猜测——它们是不是来添乱的?然而,随着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舞台上,中国NGO频频发挥其独特作用,NGO也愈发获得应有的重视。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NGO不断成长

  “目前,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生态、环境、气象类社会组织,已经由2007年的5700个,增加到2012年的7041个。”黄浩明告诉记者。

  谈及中国NGO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工作,黄浩明说:“第一是参与气候立法,通过开办研讨会、专家沙龙,给立法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第二是参与调研节能、减排项目,出版相关科普读物;第三是培养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专业人才,譬如,将不少青年才俊送到国外NGO交流学习;第四是配合政府间谈判;第五是进行气候变化方面的民意调查。”

  NGO非政府、非营利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更为特殊的角度,在取信公众、促进国际交流、配合政府间谈判方面往往能取得较好效果。

  助力政府间气候变化谈判

  配合气候变化政府间谈判,无疑是中国NGO最为外界瞩目的工作之一。但是,不少网民质疑,NGO“搀和”气候变化谈判,除了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长途飞行),到底发挥了多少作用?德国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中国办公室环境与能源项目经理陈冀俍认为,其实,谈判场外仍有角力。

  NGO参与气候变化谈判,首先是作为谈判观察员,监督参与谈判的各国,尽量促使西方大国公平公正地看待自己应肩负的责任。其次,NGO会出版谈判评论简报,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一影响会延伸到公众,进而对一些国家形成压力。最后是民间外交,来自不同国家的NGO在会场相遇,这是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动合作的良好机会。“国家间的信任缺乏是谈判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之一,民间的信任与合作是推动政府间信任与合作的重要力量。”陈冀俍说。

  2010年,在天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间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专程会见NGO代表,感谢其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应加强与政府、媒体合作

  近年来,尽管中国NGO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全球气候变化工作来看来看,NGO仍任重道远。此前,凤凰网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45.4%(19594票)的受访者认为,NGO在遏制气候变暖中的影响力有限。

  气候组织全球CEO史蒂夫·霍华德认为,该调查较为客观,NGO非常热情地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但是收效确实不够理想。但他也强调,大家也没有因此而放弃努力。

  谈及中国NGO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认为:“政府、媒体和NGO三者应该加强互动,因为政府是谈判实施主体、信息发布主体、新闻内容主体;媒体是信息传播者、舆论引导者、第三方观察者;而NGO是活动参与者、民意表达者、谈判推动者以及三方沟通桥梁。”

  中国气候传播中心执行主任、香港乐施会气候变化团队负责人王彬彬建议:“NGO要夯实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建设,增强相互的信任,加强与政府等各方的有效互动。”

  王彬彬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NGO在公共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NGO不是添乱,而是和政府等多方一起促进气候变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连涛)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