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政协委员建言海绵城市建设 因地制宜实现“海绵体”全覆盖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0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中国气象报记者 贾静淅

  “逢雨必涝、遇涝则瘫”近年来逐渐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作为解决城市水生态问题的新思路,海绵城市建设在两会期间受到政协委员热议。因地制宜地完善海绵城市建设路径,逐步实现城市中“海绵公园”“海绵社区”“绿色建筑”等多种“海绵体”全覆盖,成为许多政协委员的共识。

  近三年来,我国平均每年有180余座城市发生内涝。从2015年开始,我国在16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推动解决城市内涝等问题,以达到调节微气候、改善水生态的目的。目前,全国已有130余个城市制定方案,探索海绵城市建设。

  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指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陆桂华表示,长期以来,由于部门分割管理等问题,许多城市城区内部的河道与城外河道在管理上信息不畅,难以形成协同联动应对的合力,这是城市内涝的一大隐患。“尤其在南方‘水乡’地区,城市内外河道、水域必须‘联通’,才能更加从容应对突发性暴雨。”

  据民革中央调研,由于对海绵城市缺乏科学的认识,各地相关政策文件控制目标过高,缺少与国家政策对接的地方规范;现有技术存在局限性,造成盲目施工建设,实际效果欠佳,很难大面积推广。台盟中央也在以集体名义递交的提案中指出,许多主要城市仍在采用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沿管道集中排出,雨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径流过大,易造成城市内涝。

  为此,台盟中央在提案中建议,因地制宜完善建设路径,加快建设城市里的“海绵社区”“海绵校园”和“海绵公园”等“海绵体”。例如,多建设雨洪调节池或人工湿地、植物浅沟等,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同时,也能减少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再处理压力和污泥二次污染的风险。此外,还可对城镇的栏河坝、生态缓坡、湿地公园、山体公园等进行雨水渗、蓄、用功能改造与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则把目光投向水资源问题突出的京津冀地区,提议重点加快推进京津冀地区海绵城市建设。“京津冀地区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与雨水低效利用并存、水质污染严重、水安全缺乏保障、水生态恶化等多重问题。”谢克昌说,京津冀地区地下水回补量不足、超采严重,现存湿地均面临干涸及水污染的困境。

  谢克昌同样建议,让城市真正像海绵一样“呼吸”顺畅,应该实现生产生活空间中点、线、面“海绵体”的全覆盖,尤其要特别重视生态道路、绿色建筑这两种“海绵体”的建设。在政策层面,他建议完善监管体制,制定标准规范指导工程建设,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构建多尺度排水系统,同时实施全方位节水战略。

  “在建筑小区的透水性停车场、公园绿地、城市道路等建设中,应广泛应用渗水设计和渗透水材料。”陆桂华表示,城市内涝与缺水问题并存,应在工程建设中综合考虑城市的吸水、蓄水、净水、释水功能。

  民革中央在以集体名义递交的提案中建议,要通过对各试点城市的生态、城建环境做出基础性研究和观测,依据地方实际特点,因地制宜地配套制定相关指南、规范和标准细则。

  此外,许多政协委员认为,应在全社会普及宣传相关政策,宣导在绿色发展指导下的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氛围。

  (责任编辑:赵天宇)

相关新闻: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