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刘雅鸣在两会“部长通道”回应社会关切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8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在会后开启的全国两会第三场“部长通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接受记者采访,围绕天气气候趋势、风云气象卫星服务“一带一路”等气象热点话题回应公众关切——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这是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进一步加强监测、会商、预警,为国民经济和百姓提供服务  

  新华网记者:

  天气气候与各行各业、公众生活息息相关,几乎每个人每天都会关注天气。可否请您介绍一下今年我国天气和气候的总体趋势?   

  刘雅鸣: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气候总趋势是复杂、多变、极端性强。根据预测,今年气候年景总体偏差,自然灾害较重、极端事件较多。  

  今年以来,受厄尔尼诺影响,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多。今年汛期降水分布是南多北少,江淮、江南降水偏多;长江流域中下游有可能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登陆我国台风的个数和强度要高于往年;北方地区可能出现干旱、降雨偏少,所以我们今年一定要重视洪涝灾害的防范。  

  但是气候预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很多,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监测、会商、预警,为国民经济建设和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

  3月8日,2019年全国两会第三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部长们在这里直面热点,回应关切。这是记者在“部长通道”采访。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陈杰 摄 

  利用新技术向公众提供全球智慧气象服务  

  中国外文局、中国网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合峰会等多个场合都提出要利用风云气象卫星和气象遥感卫星技术为各方服务。请您介绍一下我国利用风云气象卫星和气象遥感卫星技术为公众、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保障的情况。

  刘雅鸣: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外交场合要求风云气象卫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服务,这对风云气象卫星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风云气象卫星已经发展了50年,成功发射了16颗卫星,目前在轨运行的有8颗,其资料面向社会和全球共享。目前,我国已向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600多个用户提供风云气象卫星的资料。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气象局、国家国防科工局采取措施,调整了风云气象卫星在轨业务布局,使风云二号卫星向西漂移,其观测范围更有利于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另外,我们还建立了应急保障机制,特别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星资料用户的应急保障机制。当这些国家出现严重自然灾害时,我国可根据需要进行加密观测、提供服务。2018年,我国向越南、菲律宾以及印尼等国家提供有关资料,受到这些国家的赞赏。   

  下一步,中国气象局还要大力发展全球气象业务,提高“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能力,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港口、重要航线等提供气象服务。同时,要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向公众提供全球任意地点、任意时间,更加智能化、更具针对性的智慧气象服务。

(记者:贾静淅 责任编辑:郝静)

相关新闻: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