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毕宝贵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
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气象力量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3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今年夏季,我国出现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综合强度最强的极端高温事件,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的特点  

◇1961年至2021年,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变化的区域间差异明显:青藏高原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呈显著增多趋势,西南地区平均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  

◇中国气象局将重点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水平和服务国家战略决策的能力


    坐落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是欧亚大陆腹地唯一获世界气象组织认定的全球基准站,为全球气候变化监测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2019 年 11 月摄) 金泉才摄

“42℃排不上全国高温前十”——8月中旬网络上的热搜,足以证明今年的高温强度。

国家气候中心日前确认,6月13日至8月30日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我国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同时,全球多地也饱受高温困扰。缺电、干旱、火灾等因高温带来的次生灾害不容忽视。

今年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强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日益增长,升温形势会让世界在今后20年面临多重气候危害。

气候变化正深刻影响着全球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安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和形势更加复杂。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该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

长期以来,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科技支撑部门,中国气象局以保障国家气候安全为目标,在气候变化监测和影响评估等领域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治理,助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未来,我国高温热浪事件可能发生得更加频繁。中国气象局将重点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水平和服务国家战略决策的能力。”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毕宝贵说,中国气象局将强化跨领域、跨学科的交叉理论、技术与应用示范研究,整体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支撑能力,打造国际和区域先进水平的气候变化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平台,增强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区域性高温持续发生

《瞭望》:此次高温事件,有着怎样的特点?

毕宝贵:今年夏季,我国出现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综合强度最强的极端高温事件,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的特点。

6月13日至8月30日,区域性高温事件持续79天,覆盖范围超过500万平方公里,全国有23个省(区、市)出现40℃以上高温,重庆、湖北等地的日最高气温曾达到或超过44℃;全国有366个国家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上海徐家汇站(40.9℃)追平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154个国家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连续2次或多次创历史新高。

本次极端高温事件影响人口超过9亿人,持续高温热浪使得长江干流、洞庭湖、鄱阳湖来水量持续走低,出现长江水位“汛期反枯”的现象。川渝地区20多座水库干枯,水力发电量减少。用电需求创下纪录,引发部分地区供电短缺。

不仅我国,今夏全球多地也出现了极端高温事件。欧美多地高温打破历史纪录,英国出现史无前例的大范围酷热高温,法国多达70个省份发布高温警报,葡萄牙出现47℃高温。美国南部多地也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未来全球极端热事件(包括热浪)将继续增多,强度加强。中纬度和半干旱的一些地区以及南美季风区,是极端高温上升幅度最大区域。

全球变暖仍在持续

《瞭望》:此次高温事件背后有何深层次原因?

毕宝贵:造成持续高温天气最直接的原因,是大气环流形势特别是北半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以及全球变暖加剧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等共同影响的结果。

从大气环流的特征来看,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且西伸,同时其南、北边界均外扩,范围异常大且长时间维持。此外,今年夏季处于拉尼娜形势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偏低,赤道西太平洋及菲律宾群岛海表温度偏高,容易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显著加强。

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球变暖,这是北半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气候大背景。研究表明,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性加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之为“全人类的红色警报”。

二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和累积,形成全球和大多数地区极端高温增多、增强的主要驱动因素。

三是在区域尺度上,极端高温的变化还受陆面反馈过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气溶胶浓度变化、年代际自然变率等过程的调控。

四是“热岛效应”也使城市遭受了更多更强的高温热浪威胁。

《瞭望》:气候变化总体趋势是什么?这对我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

毕宝贵:2022年8月3日,中国气象局正式向社会公众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从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等方面,公布了中国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新事实、新趋势。

比如,1951年至2021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26℃/10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升温水平(0.15℃/10年)。

再如,1961年至2021年,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变化的区域间差异明显:青藏高原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呈显著增多趋势,西南地区平均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

整体来看,中国高温、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另外,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中国沿海海平面、地表水资源量、湖泊水位、冰川、冻土、植被等均有明显变化。

从全球来看,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

2021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年至1900年平均值)高出1.11℃,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七个最暖年份之一;全球海洋热含量(上层2000米)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全球平均海平面达到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位;全球冰川整体处于消融退缩状态,1979年至2021年北极海冰范围呈一致性的下降趋势,2016年以来南极冰盖范围总体以偏小为主。

自2011年起,中国气象局已连续发布12期《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年度报告,以详实的气候变化科学数据和监测评估产品,为满足国家和区域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未来,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持续做好蓝皮书报告工作,为提升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主导权、话语权贡献更多力量。

服务国家战略决策

《瞭望》: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诸多安全挑战,中国气象局如何做好评估和应对?

毕宝贵: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正深刻影响着全球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安全,带来诸多风险挑战。

长期以来,中国气象局在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和应对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等基础研究、全球和区域气候系统模式开发、气候变化监测和影响评估等领域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气候系统模式研发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可比。

多年来,中国气象局积极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总体部署,加强统筹协调与组织实施,为应对气候变化内政外交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为保障国家气候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下一步,中国气象局还将实现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的重点突破,深化对气候系统多圈层、多时间尺度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的机理认识,发展高分辨率多圈层耦合的地球系统模式和精细化区域气候模式,提升年代际气候预测与气候变化预估能力,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技术攻关,厘清复合极端事件孕育、发生、传导和互馈过程等,建设高水平的科技-业务-服务创新平台和国家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平台,形成多元化的气候服务体系和气候服务品牌,为科学评估和防范气候变化风险以及极端天气应对作出新贡献。

《瞭望》:下一步,中国气象局将重点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

毕宝贵:中国气象局将重点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水平和服务国家战略决策的能力。为此,2021年底发布的《“十四五”中国气象局应对气候变化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中国气象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中国气象局将围绕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科学水平和服务国家战略决策能力的需求,强化跨领域、跨学科的交叉理论、技术与应用示范研究,形成科学治理和应用服务的系列成果,并针对《巴黎协定》实施、碳达峰与碳中和、IPCC科学评估、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等气候变化内政外交需求,形成政策建议和支撑方案,从国家级到区域、省、市整体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支撑能力。

“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中国气象局将构建和持续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格局,通过统筹优化气候变化科技业务布局,建立以国家级气候变化创新为龙头、以区域气候变化为共性示范、以省级气候变化为特色服务的工作体系,打造国际和区域先进水平的气候变化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平台,形成有竞争力的研究中心和创新团队,从国家到地方发挥各自的功能与作用,形成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强大合力。

中国气象局也将继续发挥好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国内牵头部门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共同为推动形成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为保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气象现代化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支撑。

(来源:《瞭望》 责任编辑:包宁)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