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2022年度气象部门十大优秀管理创新工作系列报道①
河南打通责任链条 构建气象科普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0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而河南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象灾害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危害大。如何未雨绸缪,提高领导干部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广泛增强全社会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对于巩固气象防灾减灾成效、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尤为重要。

河南省气象局坚持问题导向,落细《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中关于科普工作的新要求,以气象系统“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将气象科普工作作为精细气象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气象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环节,探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气象科普发展新格局,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

建立责任链条,从“软任务”变“硬约束”

2022年汛期前,河南省委组织部与省气象局联合录制《认识天气气候规律 科学应对极端天气可能造成的灾害》气象防灾减灾专题视频,该视频在河南干部网络学院平台上发布后,迅速成为全省党员干部的学习热点,学习量、点赞量在近4000门课程中均居前列。

“学习视频对于坚持用大概率思维应对极端天气和极有可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牢牢掌握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主动权,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很有帮助。”安阳市应急管理局一名干部深有感触。

为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气象灾害风险意识,2022年,河南省委将全省领导干部学习普及气象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知识纳入督办事项;将组织学习气象防灾减灾专题讲座作为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举措,并纳入河南省、市、县42万余名党政领导干部必学课程。

领导干部自身的气象科学素养关乎其化解重大气象灾害风险的科学决策能力,而公众气象防灾减灾防御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则体现出全社会整体应急管理水平。为此,河南在将气象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知识等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的同时,把气象科普融入法律规章纳入政府政策规划,并写入各级各类应急预案,逐级压实气象科普工作领导责任,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质工作从“软任务”变为“硬约束”,实现气象科普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

2022年,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河南省气象信息服务条例》,省政府发布《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明确各级党委政府、行业部门、主流媒体的气象科普法定职责。其后,省政府接连出台《河南省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召开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会议,将气象科普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河南省防汛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版)等各级应急预案也对压实气象科普责任进行进一步明确。

行业部门联动,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云分为3个大家族10个小家庭29种‘云宝宝’……”近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一家社区书店内,省气象局与郑州万科企业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进社区”公益活动2023年第一课正式开讲,吸引了一大批居民。目前,两单位已在30多个社区创建“气象万事屋”,提高居民应用气象知识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能力。这是省气象局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推进气象科普社会化的方式之一。

省气象局加强行业部门上下联动,积极构建多部门协同、多领域融入、多媒体联动、多元主体参与的气象科普工作新格局,努力实现气象科普宣传教育“独角戏”到“大合唱”的转变。

2022年4月9日,在郑州万科一家社区书店内,河南省气象局与郑州万科企业共同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进社区”公益活动。目前,河南省气象局与郑州万科企业在30多个万科社区内创建“气象万事屋”,教授居民应用气象知识防灾减灾的方法。王琼 摄影

在构建多部门协同机制方面,省气象局与省科技厅、省科协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河南气象科普工作的意见》,与省发改委、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推进基层台站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目前,全省已建成4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11个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省气象防灾减灾科普馆、信阳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相继批复立项。

在构建多领域融入机制方面,省政府对开展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进行专门部署,全省各级政府单位及省发改委等50余家单位通过开设气象灾害科普专栏、播放宣传视频、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加大气象科普宣传力度;省气象局与省科协联合开展气象科普进乡村活动,联合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省司法厅开展气象法律法规宣传月活动,打造气象法治文化示范点。

在构建多媒体联动机制方面,气象与宣传、通信等部门在全省联合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不断畅通气象预警及科普信息“绿色通道”,聚焦重大灾害性天气,实施“一过程一策”联动科普宣传,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扩大气象科普的受众面。

创新服务模式 ,让科普更接地气聚民心

气象科普要接地气,就要强化服务功能与人文关怀。近年来,气象科普工作主动下沉,创新服务模式,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力争气象知识入脑入心。

兰考气象公园是黄河流域首家气象公园,自2022年9月开园以来就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公园不仅景色美,还能学到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真正让科普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居民李先生对公园的规划设计十分满意。

2022年9月22日,黄河流域首家气象公园在河南省兰考县正式开园。周爱春 摄影

气象科普影响一个孩子,就能带动一个家庭。走进郑州市郑东新区普惠路小学,“阳光少年气象站”实时更新气象数据,智慧气象教室、气象科普图书角则成为学生学习气象知识的“加油站”,学生争当校园“气象小主播”……多年来,该校已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纳入科学教育中。

而这正是省气象局“10+1气象课堂”带动的成果。“10+1气象课堂”是省气象局气象科普公益项目,十多年来,项目汇聚了一支以全国气象领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省首席科普专家及各行业志愿者组成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在全省建设校园气象站、气象教室、出版科普图书、开展科普活动。在“10+1气象课堂”带动下,全省建成31个校园气象站;郑州市创新街花溪小学等3所小学入选“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6所以气象科技为特色的小学入选河南省“小小科学家创新操作室”项目。

“看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的优质气象科普产品也更加响亮。河南省开展全国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大型科普活动,邀请院士专家开展20多场高端讲座,惠及全国2000多所中小学近50万名学生。“首席说天气”“相风屋”“预见风云”等科普栏目,发挥气象媒体矩阵作用,广泛传播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下一步,省气象局将以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质、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为重点,厚植创新沃土、凝聚各方力量, 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和气象文化基地建设,构建省市县全覆盖、体系化的气象科普业务新格局,全面提升气象科普精细服务能力。

(作者:周爱春 陈争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