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继2018年“山竹”台风之后对广东省深圳市风雨影响最严重的台风,这是一场打破深圳7项降水历史极值的极端特大暴雨,这是一支在10天内连续打了两场硬仗的队伍……从今年第9号台风“苏拉”,到“9·7”极端特大暴雨,深圳气象工作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初心不改,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以赴,筑牢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直面“苏拉” 备战氛围被拉到满级
“坦白说,刚开始被通知要把送去学校报到不到一天的孩子接回家,我和不少家长对学校停课及延时开学的安排有所质疑。但台风‘苏拉’过境,见识了它的威力之后,我由衷地佩服城市管理部门,如果没有气象部门精准的预报预警,如果没有城市决策部门的果断科学决策,真的很难想象台风‘苏拉’会将深圳这座城市蹂躏成什么样!”
9月2日7时30分,在台风“苏拉”登陆珠海南部沿海4小时后,深圳市民雷英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不到一小时便收获上百个点赞。
这背后,是深圳气象部门从保安全、全履职、提水平三个维度做好台风“苏拉”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的全力付出。
提前4天预测“苏拉”将于9月2日前后登陆广东沿海,8月28日首发信息快报提示“2日前后在广东沿海可能性大”;30日准确研判“或将对深圳造成严重风雨影响”,并给出影响关键节点和最不利风雨预估;31日预测“可能是2018年‘山竹’之后对我市风雨影响最严重的台风”……
市气象局严格落实“31631”服务模式,准确把握城市防灾减灾节奏,城市决策部门、各行各业及公众迅速响应,从停课停工停业停市到停运,从随处可见的门窗玻璃“贴米字”到各车库入口堆积的沙袋,“苏拉”被称为“备战氛围感被拉到满级”的台风。
深圳市气象局预警预报服务大厅灯火通明,各岗位严阵以待。深圳市气象局供图
“追风三人组” 气象骨干充实基层防灾力量
台风“苏拉”强度强、范围小、移动速度慢。8月31日前“苏拉”台风路径预报稳定,但31日后路径不确定性大,尤其是对登陆点的准确预报存在较大难度。30日9时,市气象局研判“深汕特别合作区可能面临2013年强台风‘天兔’以来最严峻考验, 最大阵风可达16级以上。”
深汕特别合作区气象保障服务力量能否扛得住“苏拉”的袭击?8月30日,深圳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德峰在组织各部门召开应对台风“苏拉”动员会时当机立断:派出气象业务骨干组成工作组,前往深汕特别合作区,为当地防御超强台风提供技术支撑服务。
8月31日8时30分,由深圳市气象局业务处副处长李辉、减灾处副处长王小勇、观象台数据部陈柏燕组成的工作小组赶赴深汕特别合作区。“11时抵达时,只有零星小雨,天气状况尚好。”王小勇说,他们迅速投入到各种会商中,为深汕特别合作区以及深圳市派驻深汕防御指导组提供专项服务。
9月1日12时30分,市气象局副局长兰红平向工作组发出指令:即刻奔赴大鹏新区。原来,当天9时30分,市气象局综合各方研判预测:“苏拉”较大可能于当天夜间至次日凌晨登陆大鹏至香港,或在香港南侧海域近距离移过。
三人即刻启程。深汕特别合作区当日6时起实行“五停”,周边高速公路入口关闭。迎着风雨,走国道、经省道、绕村道,平时不足一个小时的路程,足足开了两个多小时才抵达大鹏新区应急指挥大厅。此时正在组织会商的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郑红波听到气象工作组赶到的消息后松了一口气:“气象部门支援的专家来了,应急指挥部才像真正意义上的应急指挥部!”
追风三人组在大鹏新区应急指挥中心向区应急局负责人汇报台风情况。深圳市气象局供图
预警“三级跳” 水库泄洪背后的协同应战
9月7日,刚刚经历过台风“苏拉”大考连续多个日夜值守的深圳气象工作者尚未完成调休调班,暴雨紧接着来了。
当日18时20分,市气象局发布分区暴雨黄色预警,预测罗湖区、盐田区、龙岗区、坪山区、大鹏湾和大鹏新区将在两小时内出现30毫米至50毫米降水,全市进入暴雨戒备状态。市气象局启动暴雨内部应急响应,调派值班力量,开展监测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第一时间“叫应”市、区两级三防部门值班领导,并派人赶往市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中心,参与省市视频会议调度。
15分钟后,暴雨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19时13分,市气象局减灾服务岗人员提醒龙岗区应急服务人员,注意龙岗、龙城街道有较大积涝风险。19时15分,暴雨橙色预警升级为红色。
一小时内,分区预警信号出现“三级跳”。与此同时,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出现网友们分享的龙岗等地积水、洪涝等灾情图片或视频。龙岗告急、罗湖告急、深圳告急……一场因台风“海葵”带来的恶劣天气“硬仗”,又开始了。
9月7日19时25分,在红色预警信号发布后,深圳市气象局通过突发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向公众手机靶向发布市应急管理、气象部门联合提醒:“龙岗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生效中,山洪、积涝、地质灾害等风险高,请及时避险确保安全。”
截至8日10时,市气象局分别联合市应急管理、教育、自然资源等部门发布6次分区精准靶向提醒,全市全网发布2次避灾提醒。
面对刷新最大滑动雨量2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等7项历史纪录的极端特大暴雨,深圳各大水库承载的压力不小,什么时候达到警戒水位?何时需要泄洪?牵动着决策部门和水库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神经。
市气象局通过视频连线和“粤政易”群等渠道,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三防指挥部提供高频次、滚动式气象服务,暴雨期间每半小时提供一次短临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给出强降水实况、未来趋势以及定量预估信息,支撑防汛救灾部署。深圳水库于8日0时15分成功泄洪,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两场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终于落幕。在这场以全市之力打赢的硬仗中,也有深圳气象部门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辛劳。
“ 防御台风过程中,我市创造性地分步实施‘五停’措施,精准取消‘五停’,迅速组织灾后恢复,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打赢了超强台风防御战。”9月6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应对台风“苏拉”给予肯定。
“在‘9·7’极端特大暴雨中,我市紧急转移22万多人,220个地下空间进水,7个地铁站进水,无群死群伤,无人员因灾死亡,无漏电致死,灾后12个小时城市运行基本恢复正常。”9月13日,市三防指挥部对“9·7”极端特大暴雨防御工作做出总结。
9月11日,深圳市气象局召开台风和暴雨防御应对复盘会。深圳市气象局供图
(作者:易红梅 徐文文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