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中国气象局试点开展强对流、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协同观测业务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3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5月27日,中国气象局印发《强对流、台风等协同观测试点工作方案(2024—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根据部署,气象部门将在2024年至2025年,面向强对流、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需求,靶向精准施策,构建多源观测设备协同新示范,提升精密监测基础支撑能力。

  《方案》明确工作目标:2024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黑龙江、贵州、陕西等地区分别开展强对流、台风等天气的协同观测试验,探索多源智慧协同观测策略,形成可推广的协同观测技术指南;2025年,基本建成大城市智慧协同观测系统气象业务体系,同时构建区域地空天立体协同观测网,研发面向强对流、台风等的智慧协同观测系统,建立自主可控的协同观测工作机制和业务流程。

  《方案》设定四大任务。

  一是建立以京津冀天气雷达为主的强对流协同观测业务体系。开展新一代天气雷达多模式切换试验及应用,优化完善多波段雷达观测模式,开展雷达新型标校方法研究与新型标校装备的试验应用,研发多源观测数据产品,提升天气雷达观测数据质量,加强多源观测数据在短时临近预报中定量化应用,研发北京超大城市强对流天气综合观测协同策略与调度系统;开展协同观测系统试验与应用效果评估。

  二是建立长三角强对流协同观测业务体系。完善大城市多源协同观测系统布局,发展多波段组网天气雷达自适应协同观测技术,开展基于观测要素大协同的观测预报互动试验,优化多源协同观测系统平台与基于协同观测的业务流程,研发多源协同观测融合产品并评估应用效果。

  三是建立南海台风综合协同观测业务。建立陆海空天综合协同观测示范网,建立南海台风实时综合协同观测预报业务流程,开展海洋台风协同观测试验,开展台风观测试点资料融合与同化试验验证,强化南海台风预报预警服务示范应用。

  四是建立黑龙江、贵州、陕西强对流协同观测业务体系。包括开展东北冷涡背景下的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系统协同观测试验;建立哈尔滨“亚冬会”实时综合协同观测预报业务流程;建立贵州复杂山地强对流多波段雷达协同观测业务体系;聚焦贵州复杂山地强对流初生云团观测,研发多源协同观测融合产品并评估应用效果;建设陕西立体精密监测网,开展冰雹协同观测试验示范,以及基于协同观测的冰雹预报预警防御“咬合式”业务体系。

  《方案》还进一步明确了协同观测试点工作的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作者:文科 责任编辑:颜昕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