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贺兰雄浑,黄河奔涌,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四年再次赴宁夏考察,明确要求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加快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
宁夏气象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以高质量气象服务保障美丽新宁夏建设。
突出区位优势 赋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宁夏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独特,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等特色产业发展对气象服务提出更高需求,气象部门以高质量服务保障“六新六特六优+N”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不断提升“气象+”“+气象”赋能的质量和效益。
聚焦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宁夏气象部门以“智慧农业气象+”赋能行动为抓手,突出“高密度、广覆盖、多要素”,织密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打造宁夏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试点。围绕自治区“六特”产业发展,以枸杞、酿酒葡萄两个国家级特色产业气象服务中心为支点,构建宁夏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业务体系,每年助力枸杞、葡萄产业减损上千万元。此外,宁夏气象部门以“酿酒葡萄黄金气候带”擦亮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这张“紫色”名片,助力葡萄酒产业增收6%至8%。
围绕促进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宁夏气象部门全面落实新能源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联合自治区发改委发布“迎峰度夏(冬)”“能源保供”气象服务专报;深化与电力调度部门合作,推进试点场站观测数据实时接入;开展国家级风能太阳能中短期和次季节网格预报应用服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超短期风速预报订正技术研究,全链条推进风能太阳能气象服务。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为试点,建设X波段雷达并投入业务应用,提升高影响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开展宁东53个重点内涝隐患点的风险预警服务;构建一站式全链条企业级精细气象要素服务业务体系,全面提升能源化工基地本质安全水平。
气象服务赋能宁夏干旱带光伏产业 雒璇 摄影
围绕“气象+旅游”,打造全域旅游新名片。6月23日,2024“青春漠漠搭”宁夏沙漠营地文化旅游消费季在中卫启幕,宁夏气象部门在深挖旅游气候资源的基础上,从气候资源的多样性、科学性和吸引性等角度,提供科学决策建议,助力打造宁夏文旅新IP。
此前,气象部门因地制宜拓展气象景观旅游服务,深度融入“宁夏二十一景”等文旅品牌建设,开展宁夏观星旅游资源评估,制作发布观星气象条件预报产品,为旅客提供观星气象指南。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武裕国表示:“气象部门深入分析宁夏旅游气候资源,提出专业建议,为文旅活动提供定制化气象服务,为宁夏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支撑。”
着力深化改革 绘就生态保护新图景
近年来,宁夏气象部门统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激发。自治区气象局自主研发的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丝路·天眼”生态气象和防灾减灾应用平台(中英文版),在中阿博览会期间首发亮相。
今年5月,六盘山大气科学宁夏回族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揭牌,聚焦解决六盘山云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气候变化与生态气象等方面关键问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为筑牢中国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宁夏气象部门开展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水资源、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推进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分中心建设,开展碳核算监测评估,探索开展典型生态系统碳源汇监测评估等技术研发,上线运行宁夏生态气象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系统。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开展生态监测 韩颖娟 摄影
此外,宁夏气象部门深化与林草部门合作,健全完善森林草原火险会商、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机制,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做好全区9个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火情遥感监测和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服务,加强林区草原热源点核查反馈工作。
宁夏是全国唯一全域纳入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全境划入“三北”工程建设范围的省份。为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宁夏气象部门大力实施生态文明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提升行动,实施人工影响天气“耕云播雨”行动,常态化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进一步提高造林种草成活率,服务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一河三山”生态保护修复,助力推进“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守好生态环境生命线,让“塞上江南”愈加秀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宁夏气象部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形成气象灾害防御全链条闭环管理。气象灾害高级别预警发布“绿色通道”从无到有,实现电视、广播快速插播以及手机短信全网靶向发布,连续多年实现气象灾害人员“零伤亡”。支撑韧性城市建设,推动气象数字化产品“插件式”融入“城市大脑”,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五年来平均分为93.58。
农业气象科技小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宁夏气象部门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动融入闽宁协作战略,与自治区涉农部门、福建省气象局合力打造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闽宁模式,开展“全链条”服务;构建“1+4”优势特色作物综合气象服务中心,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体系,助力粮食“二十连丰”;与自治区科协联合打造永宁(闽宁镇)、固原长城梁“产学研用”农业气象科技小院,点燃乡村振兴气象科技新引擎。
新起点上,宁夏气象部门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让气象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宁夏各族人民。
(作者:雒璇 王文娟 龚晓丽 吴科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