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守正创新 协同配合 干字当头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气象实践迈上新台阶
——一论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气象工作会议精神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9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中国气象报评论员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走过波澜壮阔的一程,我们听到了时间的澎湃涛声。2025年全国气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吹响了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气象实践迈上新台阶的奋进号角。

回望来时路,在不平凡的2024年,我们并肩走过春夏秋冬,共同面对风霜雨雪,有太多时刻值得铭记。

这一年,旗帜高扬鼓舞人心。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再学习再领悟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政治引领,强化使命担当,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气象高质量发展目标愈发明确,脚步愈加坚定。这一年,趋利避害成效显著。递进式服务和高级别预警“叫应”广泛落地应用,气象生产要素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流程,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尽显活力。这一年,科技创新阔步向前。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风雷”“风清”“风顺”气象预报大模型发布,气象人才队伍水平不断提升。这一年,改革发展步履坚实。气象改革目标任务举措顶层设计更加明确,行业统筹协调发展推向全国,法治保障更加健全,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全面开花。这一年,开放合作屡传佳音,多方协同配合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气象部门有力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第二十九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出中国早期气象预警声音……

回顾过去,不忘历程艰辛;展望未来,更需接续拼搏。2025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十四五”规划即将全面完成,“十五五”开局正待夯实基础,人民气象事业行至八十周年,《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第一阶段发展目标迎来检验。越是责任重大,越要增强信心;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奋发有为。站在这个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上,时代呼唤着我们矢志不渝、笃行不怠,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气象实践迈上新台阶,必须统筹好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这个时代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气象科技创新需要展现更大作为,气象作为前瞻性生产要素需要发挥更大作用。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必须紧紧扭住不放松、不动摇,统筹推进。要更加注重业务各环节统筹集约、有机衔接,形成“咬合式”发展良好态势,以“观测即服务”为导向提升精密监测效能,以精细服务需求为导向改进精准预报业务,加强系统集成创新,通过深度协同联动释放强劲发展动能。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气象实践迈上新台阶,必须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类社会的挑战日趋严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赢得发展优势的必然要求。这要求我们强化底线思维,既要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也要追求“事事心中有底”的本领能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方位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要充分认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复杂严峻,尽最大努力摸清其发生发展的新规律,持续提升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能力;要更好发挥气象部门服务保障“主力军”作用,在此基础上寓管理于服务,科学管理提升服务质效。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气象实践迈上新台阶,必须统筹好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中国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阔步前行,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这要求我们加快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落地见效,进一步提升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能力,增强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积极迈进的信心与决心。要正视困难,迎难而上,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瞄准堵点、难点、痛点改革创新、大胆尝试;要充分打开气象早期预警国际合作新局面,统筹“硬联通”“软联通”,共建“心联通”,持续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赋能全球气候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每一个气象工作者都是主角,每一滴汗水都不会被辜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守正创新、协同配合、干字当头,与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气象实践新的辉煌篇章。

(责任编辑:包宁)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