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中国气象局公布了2024年我国及国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
2024年,我国暖湿气候特征明显,极端天气频发、强发。对我国和全球来说,2024年都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年份。气候异常引发了全球各地高温热浪、干旱、暴雨洪涝、台风/飓风和森林野火等诸多灾害。
入选2024年我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的是:辽宁葫芦岛8月遭遇罕见特大暴雨;夏季南方遭遇史上第二强高温过程,广州经历“最长夏天”;秋季台风“扎堆”生成,“摩羯”刷新秋季登陆我国最强台风纪录;强对流天气频发,风雹灾害点多面广;2024年全国平均气温再创新高;2月强寒潮袭击我国,严重影响春运出行;“暴力梅”侵袭长江中下游,洞庭湖堤防发生决口险情;“龙舟水”袭击两广,打破多项降雨纪录;10月“暴雨列车”袭击海南,引发次生灾害;汛期暴雨诱发多起山洪地质灾害。
入选2024年国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的是:撒哈拉沙漠9月遭遇50年来罕见洪灾;超强台风“摩羯”重创亚洲多国;波斯湾国家夏季遭遇极端高温,严重危及人群健康;非洲南部经历百年来最严重干旱;阿联酋4月遭遇75年来最强降雨;气候变暖持续,全球温度纪录再被刷新;西班牙秋季遭遇严重暴雨洪涝;11月12日西北太平洋出现罕见“四台共舞”;美国多地遭遇龙卷风及强风雹袭击;二十年来最强地磁暴点亮全球“极光秀”。
中国气象局自2004年起启动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2010年增加了国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目前已成功举办21年。这项工作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气候中心承办,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及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等单位共同参与。
2024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1.辽宁葫芦岛8月遭遇罕见特大暴雨
2024年8月18日至22日,受东北冷涡、副热带高压及台风“云雀”共同影响,辽宁省葫芦岛市出现持续性强降水。最大过程降水量540毫米,最大日降水量527.7毫米,突破辽宁省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本轮降水综合强度达到特强等级,为1951年以来葫芦岛地区最强降水。葫芦岛市受灾人口达十余万人,数条国省干线、百余条农村公路不同程度受损中断,上百座桥梁受损。
图为2024年8月26日暴雨后的葫芦岛市建昌县农作物倒伏情况 图/林禹彤
2.夏季南方遭遇史上第二强高温过程 广州经历“最长夏天”
2024年7月3日至9月14日,我国南方地区遭遇大范围高温过程,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第二,仅次于2022年6月13日至8月30日的高温过程。上海从7月31日起连续12天最高气温超过37℃,打破2017年最长11天的纪录。重庆沙坪坝高温日数达到77天,打破2011年67天的纪录,其中9月最长连续高温日数达21天,打破当地历史同期纪录。广州3月23日入夏,11月18日入秋,夏季日数达240天,打破1994年234天的纪录。
2024年7月3日至9月14日,南方出现大范围高温过程
3.秋季台风“扎堆”生成 “摩羯”刷新秋季登陆我国最强台风纪录
2024年,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有26个台风生成,其中有近六成(15个)台风在秋季“扎堆”生成,其中“摩羯”“贝碧嘉”“普拉桑”“山陀儿”“康妮”5个台风先后登陆我国。9月6日,“摩羯”以超强台风等级登陆海南文昌(17级以上,62米/秒),刷新登陆我国秋台风的最强纪录,其超强台风等级维持64小时,造成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不同程度受灾;9月16日“贝碧嘉”登陆上海,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9月19日“普拉桑”登陆浙江岱山和上海奉贤,使得上海首次在3天内遭遇两个台风袭击;10月3日和10月31日“山陀儿”和“康妮”先后登陆台湾省,造成数百人伤亡。
受台风“贝碧嘉”过境影响,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太湖仙岛自动气象站监测到极大风速40.6米/秒(13级)。图为2024年9月16日,城市运行管理部门在大风过境后清理路面,保障道路畅通。图/程哲
4.强对流天气频发 风雹龙卷灾害点多面广
2024年全国共发生32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影响范围涉及中东部大部分省份,部分地区还具有多轮次发生、叠加性突出特点。年内,气象部门共记录到55个龙卷风,中等强度以上龙卷风18个(其中9个达强龙卷风等级),较往年平均(14.3个)偏多。3月31日,强飑线造成江西南昌出现雷雨强风,塘南红星站测得最大风速35.3米/秒(12级),为南昌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大风速;4月27日,广州白云区钟落潭镇遭遇强龙卷风袭击,增城区等地出现特大冰雹;5月30日,疾风骤雨突袭北京,丰台千灵山小时极大风速达37.2米/秒(13级);7月5日,山东菏泽、济宁等地13个龙卷集中暴发,最强达强龙卷风等级。
2024年7月5日,受龙卷风影响,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大片树木倒伏。图/樊景豪
5.2024年全国平均气温再创新高
2024年,全国平均气温达10.9℃,较常年偏高1.01℃,超过2023年的10.71℃,再创历史新高。全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偏高1℃至2℃。山西、河南、山东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7个省份为历史第二高,3个省份为历史第三高,全国共113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或持平历史极值。
全国平均气温历年变化曲线
6.2月强寒潮袭击我国 严重影响春运出行
2023/2024年冬季,冷空气过程频繁影响我国。2月中下旬,中东部地区出现雨雪冰冻天气,湖南、湖北、贵州、江苏、安徽等地出现大范围冻雨,2024年2月18日至23日寒潮过程综合强度为2023/2024冬季最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城市运行等带来不利影响。春节前后两轮雨雪冰冻过程发生时段与假期出行高峰时段重叠,对春运交通影响大,多地高速封闭、铁路停运、航班取消。
2024年2月18-23日冷空气过程最大降温
7.“暴力梅”侵袭长江中下游 洞庭湖堤防发生决口险情
2024年梅雨季长达41天,平均降水量469.6毫米,较常年偏多24%。6月17日至7月14日,长江中下游共89站日降水量超过100毫米,湖北咸宁(319.8毫米)、安徽屯溪(308.3毫米)等5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强降水导致多地河湖水位暴涨,湖南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堤防发生决口险情。
2024年7月8日,强降水导致湖南省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堤防发生决口险情。华容县气象局工作人员现场开展应急气象观测。图/周诗柔
8.“龙舟水”袭击两广 打破多项降水纪录
2024年广东“龙舟水”期间(5月19日至6月20日),平均降水量465.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4%。全省平均雨日28.2天,较常年同期偏多8.1天,为历史同期最多。在6月13日至17日的强降水过程中,蕉岭县最大12小时降水量333毫米,为1965年以来历史第一。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广西平均降水量408.6毫米。桂林市有38个气象观测站24小时降水量打破历史纪录。
2024年5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沿海地区出现持续强降水。在钦州港水井坑社区旧村,多名群众被困。钦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赶赴现场救援,紧急转移被困群众。图/李斌喜
9.10月“暴雨列车”袭击海南 引发次生灾害
在台风“潭美”外围暴雨云团“列车效应”作用下,海南岛中东部遭遇极端暴雨的持续袭击。10月28日至30日,琼海、琼中、万宁、屯昌、定安、陵水和澄迈7个市(县)38个乡镇降水量超过500毫米,琼海市会山镇达1062.8毫米。受连日强降水影响,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发生山体滑坡,造成多人伤亡,琼海市博鳌镇北岸村防潮堤崩塌,造成数十米长决口,数十条供电线路中断,多处公路发生阻断。
10.汛期暴雨诱发多起山洪地质灾害
2024年,由于区域性环境脆弱和人类活动影响,叠加强降水的复合作用,我国山洪和地质灾害呈多发、散发、重发态势。由于长时间持续性降水与多种因素叠加耦合作用,5月1日,广东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塌方,造成严重人员伤亡;7月19日,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突发暴雨山洪,致丹宁高速公路局部垮塌;7月20日,四川汉源县马烈乡新华村暴雨诱发山洪灾害;7月24日至28日,受台风“格美”带来的强降水影响,湖南资兴市东部多个乡镇地质灾害频发;8月3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姑咱镇日地村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
2024年8月3日晚,气象工作人员在四川甘孜州康定市姑咱镇日地村实时监测现场气象数据。图/曹家兵
2024年国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1.撒哈拉沙漠9月遭遇50年来罕见洪灾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通常不足100毫米。2024年9月,撒哈拉沙漠地区经历了近50年来罕见的极端降水,并引发洪水,在棕榈树和沙丘之间形成了蓝色的湖泊。摩洛哥部分地区记录到24小时内超100毫米的降水,连续两天降水量甚至超过当地年平均降水量。沙漠南缘的尼日利亚、尼日尔、喀麦隆和乍得等国也遭遇暴雨洪水,上百万人受灾。
撒哈拉沙漠发洪水填满湖泊,棕榈树被淹。
2.超强台风“摩羯”重创亚洲多国
2024年9月2日,第11号台风“摩羯(Yagi)”登陆菲律宾吕宋岛,4日发展为2024年首个超强台风,并相继在我国海南省和越南广宁省登陆,其残余环流持续西移并席卷东南亚多国。“摩羯”是1949年以来北部湾出现过的最强台风,也是登陆越南的最强台风。强风雨引发风暴潮、洪水和山体滑坡,给所经地区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中菲律宾190万人受灾,中国转移人口46.1万人,越南超200人死亡、百余人失踪,泰国40余人死亡,缅甸超400人死亡。
“摩羯”路径
进入北部湾的台风强度排名
3.波斯湾国家夏季遭遇极端高温 严重危及人群健康
2024年入夏后,创纪录的高温热浪袭击波斯湾多国,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气温飙升至50℃以上,阿联酋气温达到有记录以来最高(49.5℃),迪拜的体感温度在7月16日达到62℃。伊朗波斯湾国际机场在7月17日和18日的体感温度高达65℃,28日因高温关闭了政府办公室和银行。沙特政府6月23日表示,朝觐期间该国有超过1300人死亡,多与极端高温有关。
4.非洲南部经历百年来最严重干旱
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4月,非洲南部数千万人经历百年来最严重干旱,莱索托、马拉维、纳米比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5国宣布进入国家灾难状态。干旱使作物生长和牲畜养殖受到严重影响,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收成分别损失70%和80%,导致粮食严重短缺。干旱还造成当地水电站发电量骤减,多地大面积停电,津巴布韦、赞比亚等国频繁限电。缺水停电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在非洲南部蔓延,南非有数十人死于霍乱。
5.阿联酋4月遭遇75年来最强降雨
2024年4月15日至17日,阿联酋遭遇75年来最强降雨,迪拜最大日降水量163.6毫米,艾因地区在不到24小时内降水达到254.8毫米,创1949年有记录以来最大降水量。强降雨造成迪拜大范围基础设施被淹,周边巴林、卡塔尔和阿曼等海湾国家也遭受洪灾影响,阿曼因灾死亡20余人。
2024年4月17日,迪拜,车辆被积水浸泡。图/新华社
6.气候变暖持续 全球温度纪录再被刷新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24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49℃,较1991—2020年平均值偏高0.61℃,成为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份,较上一个高温纪录年(2023年)高出0.07℃,且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连续13个月突破同期历史极值。2025年1月10日,世界气象组织和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均发布新闻确认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
全球表面月平均温度距平逐月变化(相对于1991—2020年同期平均值)
(基础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全球表面温度月值格点重建数据集V2.0)
7.西班牙秋季遭遇严重暴雨洪涝
2024年10月29日至11月5日,西班牙遭遇持续性强降雨,东部和南部地区累计降水量有40毫米—120毫米,局部150毫米以上。巴伦西亚市郊奇瓦镇8小时降水量达491毫米,相当于当地一年的降水量。受强降雨影响,西班牙东南部遭遇严重洪涝灾害,致200余人死亡,成为1967年以来欧洲死亡人数最多的洪灾。巴伦西亚自治区多地电信和网络出现大规模中断,150条道路交通瘫痪,大量基础设施被毁,超15万用户断电。
2024年10月31日,在西班牙派波塔,人们在洪水过后清理房屋。图/新华社
8.11月12日西北太平洋出现罕见“四台共舞”
2024年11月中上旬,西北太平洋接连有4个台风生成,分别为“银杏(Yinxing)”“桃芝(Toraji)”“万宜(Man-yi)”和“天兔(Usagi)”,并在11月12日出现“四台共舞”的壮观景象。其中“银杏”为1949年以来11月影响中国海南的最强台风。“万宜”近海快速发展增强,在冷空气和天文大潮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中国南海水域和华南沿海地区遭遇强风雨和海水倒灌。四个台风造成菲律宾超过350万人受灾。
2024年11月12日,西北太平洋上“四台共舞”。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供图
9.美国多地遭遇龙卷风及强风雹袭击
2024年,美国多地遭遇强对流风暴带来的龙卷风及强风雹袭击。5月20日,科罗拉多州部分地区遭遇强度罕见的冰雹袭击,地面出现累积15厘米至30厘米厚的碎冰层,车辆房屋毁坏严重。21日,艾奥瓦州格林菲尔德市遭受龙卷风重创,超过5万户用户断电,至少5人死亡。12月28日,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等多地共有125起龙卷风破坏事件报告,造成至少4人死亡。受冰雹、强风等恶劣天气影响,近20万户用户断电,逾千架次航班延误或取消。
2024年12月14日,在加利福尼亚,一棵大树被龙卷风连根拔起,压到车辆上。图/新华社
10.二十年来最强地磁暴点亮全球“极光秀”
2024年,太阳进入第25活动周峰年阶段,5月初接连爆发10多个超过X级的太阳耀斑,并伴随日冕物质抛射,引发5月11日—12日的超大地磁暴,为近20年来最强地磁暴。中国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地磁暴预警,提醒专业用户和公众磁暴对低轨卫星、导航定位、短波通信和能源管网等领域的潜在影响,同时向民航系统发布咨询报,有序应对可能的安全风险。受此次地磁暴影响,全球大范围地区,包括中国的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都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
2024年5月10日,新疆阿勒泰地区出现极光。
(作者:张嘉赫 责任编辑:栾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