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低空经济气象科技创新系列报道⑤深圳:构建低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布局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8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为服务保障低空经济发展,广东省深圳市气象局打出系列组合拳。日前,深圳市气象局已主导完成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模型试验、低空气象监测设备技术性能比对一期试验。低空物流、低空快递等场景的气象观测与数据应用等工作也已启动。同时,一批低空气象服务企业正在加速布局。

“深圳主要侧重于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规划设计、技术标准制定、示范场景打造、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工作。一期试验的完成,初步摸清了低空气象监测技术的可行性,也基本形成低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方案。”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常务副主任蔡银寅说。

深圳市气象局提出建设低空气象“监测网”“数字网”“赋能网”的构想获得中国气象局认可与支持。此前,中国气象局明确,支持深圳通过低空气象监测网,引导气象科技企业研发低成本、高性能、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低空气象装备,培育低空气象监测设备产业链。

深圳在低空经济发展的区域优势也成为众多低空气象服务企业加速布局抢滩的关键。蔡银寅介绍,低空气象企业主要包括五大类,其中,气象监测设备生产厂家主要为低空经济提供必要的低空气象观测技术和设备;传统的气象服务企业,包括气象软件开发企业、气象数据服务企业、气象服务驻点运营企业,这类企业的主要优势是熟悉气象部门工作,因此考虑进入低空气象服务领域;创新型气象类科技公司以数字化企业为主,主要从事数字孪生、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对低空气象有一定的认知,也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未来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方面的准头部企业,包括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城交”)、华为等,以及各类大型设计院企业;低空运营公司,这类企业因为在运营低空经济的具体项目,需要解决低空气象的技术问题,是低空气象服务的最终用户。

目前,深圳市气象局联合相关部门打造的首个低空经济气象企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深城交为准头部,以光恒科技、大舜激光等设备厂家为供应链,以美团、丰翼等运营企业为对象的低空气象服务闭环。

蔡银寅表示,深圳低空气象产业链集群在创建低空气象服务模式的同时,也建立了低空气象服务的技术路线和生产供应体系,可以逐步形成先行示范效应。

目前,深圳市气象局正与人保财险深圳市分公司酝酿推出低空天气保险产品,该产品有望覆盖低空设备、无人机飞行以及基站、航线等多方面,这也是深圳市气象局今年开展“气象+金融”工作创新中的一环。

接下来,深圳市气象局将开展多维度探索:推动低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立项;针对低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的三个核心问题,编制技术标准,包括不同类型低空起降设施内部的气象监测技术要求,低空飞行空域内涉及飞行线路整体空间的格点立体观测及组网和低空气象数据要素资源汇集、处理、分化、交易、服务等;在低空经济示范点、试验区、独立运行航线等场景打造低空气象服务示范案例,形成可复制的模式;持续进行低空气象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包括低空气象的高性能设备、基于人工智能的低空实时风场构建等。

(作者:易红梅 蔡家祥 孙石阳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