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评论员
身负千钧志,心越万里涛。气象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高质量发展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和首要任务。今年是《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第一阶段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三年来,各级各部门合力奏响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气象高质量发展总体进展超出预期,绘就了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发展图景,人人为之鼓舞。
《纲要》明确,到2025年,气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与气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和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高位谋划、高质推进、高频共振、高效落实,密切合作、同向发力,以创新引领发展、以目标导向发展、以需求牵引发展、以改革推动发展,截至目前,《纲要》129项任务和有关专项工作均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提升12%。
收官之年,须立必胜之心;起势之时,当下凿井之功。“十五五”时期是《纲要》实施的全面攻坚期,须以中流击水之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
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必须观大势谋大局,凝聚共同推动《纲要》落实的强大合力。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关系重大、任务艰巨,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时刻心系“国之大者”,深刻认识世界气象发展大势,把握中国气象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中国气象局将与各级各部门一道继续共谋共推《纲要》实施,大力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必须看当下抓机遇,加快提升气象自身能力和水平。“十五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锚定气象强国目标,扭住“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不放松、不动摇,构建气象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气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加快推进气象基础业务能力建设,系统推进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建设;优化以预警为先导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立气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体制机制,健全气象赋能重点行业高质量发展多元保障机制,提升气象社会治理效能。
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必须促改革惠民生,积极发挥气象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是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基点,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改革味浓成色足,勇于挺进“深水区”“无人区”,在已有成效基础上发力,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差异化的气象服务需求;要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在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显作为,在赋能现代农业发展中出实效,在助力绿色发展中求突破,在保障平安中国建设中促协同,在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处见行动,推动气象现代化成果惠及人民。
积跬步至千里,凝民心创伟业。在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这艘巨轮上,你我皆是划桨者、搏击者,只要我们喊响同一个号子,朝着同一个方向,同舟共济、奋楫笃行,着眼“实”字谋发展,突出“干”字抓落实,就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