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周爱春 通讯员李忠民
初夏时分的中原大地,千里沃野,麦浪滚滚。2012年巧遇“麦收八十三场雨”的河南冬小麦有望再获丰收。随着全省7990万亩冬小麦自南向北梯次成熟,河南夏粮抢收和夏播工作由此拉开了序幕。
为保障夏粮生产实现十连增,河南省各级气象部门及时组织人员、装备、技术全面到位,早早地加入了这场“虎口夺粮”的大会战。
服务“日报制”护驾麦收抢天夺时
5月28日,河南驻马店遂平县大王台村村民陈天喜一大早开着拖拉机来到自家麦地,一会儿功夫就在收割机的帮助下把几亩麦子收完了。
“现在麦收全靠天气预报来安排,听气象局预报29号会下雨,昨天紧急联系了农机手来收麦子。”看着满满一拖拉机金灿灿的小麦,陈天喜满脸丰收喜悦地说,下完雨还可以乘机播种玉米,省了浇水的钱了。
5月29日,河南出现今年“三夏”以来第一次较大范围的风雨天气,对麦收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从5月21日开始,河南全省实行夏收夏种气象服务‘日报制’。”省气象局应急减灾处陈怀亮处长介绍说,各级气象部门每天都要将气象服务信息及时告诉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农民朋友,指导农民抓紧有利时机进行收割晾晒。
“三夏”期间,河南频发雷雨、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虎口”夺粮的“虎口”就指频发的气象灾害。为了做好“三夏”气象服务,河南省气象局精心制定了《“三夏”气象服务工作方案》。在此期间,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每天制作、发布夏收、夏种、晾晒、储藏等滚动天气预报和农用天气预报,提供麦收区天气实况及其影响、未来天气趋势及其对夏收夏种的可能影响分析评估、重大天气过程影响预评估及应对的措施建议等。同时加强对各类灾害性天气的跟踪监测,及时制作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指导农民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救灾措施。
免费气象短信保障跨区机收
“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多云转阴天有阵雨或雷阵雨,雷雨时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30日多云到晴,请你利用晴好天气,合理安排好麦收,注意休息,确保行车安全。”农机手王新建看着气象局发送的麦收天气预报,高兴地说:“气象局麦收预报真及时,真是我们农机手的贴心人”。
“及时的气象信息能帮助农机手应对异常天气变化,合理安排麦收时间,提高小麦抢收效率。”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主任赵战友介绍说,今年6月20日前的“三夏”麦收期间,河南跨区机收作业队负责人、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以及收集登记的农机大户都可以享受到统一发布的免费气象手机短信服务。
今年“三夏”期间,河南将组织400万台以上农业机械投入“三夏”生产,确保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5%左右。期间,农机手们每天除了能收到全省各主要麦收地市的天气预报和气象预警信息外,还能收到河南整体麦收进度、当天主要麦收地区的收割进度、机车分布情况以及机车调度信息等。
各方行动只为信息及时传递
为服务好“三夏”生产,及时将气象服务信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中原大地处处气象在行动。
省气象服务中心开通网站服务专栏,及时发布“三夏”生产气象服务产品,并在短信平台、“12121”、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播出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信息。同时,还建立了记者联系QQ群,每天主动提供天气形势和农事生产建议,广泛通过社会媒体进行发布。
三门峡市气象局组织农气技术人员成立麦收服务队,每日奔赴田间地头,将制作的《麦收期专题气象服务材料》送到农民朋友手中,提醒他们要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条件抢收小麦。
正阳县气象局每天把天气最新情况通过手机短信群发的方式发送到村干部手机上,由村干部每天定时轮流向农民群众进行广播,让他们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好“三夏”生产。
汝南县气象局与县电视台合作开设了《三夏时节》新闻专题服务栏目,每天发送一周天气预报和农用天气预报,并通过气象服务短信平台、电子邮箱和书面材料等多种形式向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气象服务。
(责任编辑:孙祎)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