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服务

守护“世界之最”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7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红色安全帽、蓝色制服、明黄色马甲,迎面走来的是黝黑皮肤、满脸笑容的刘兴焱。

这几日,一则新闻跟他有关:6月2日,平陆运河G75兰海高速钦江大桥右幅中拱段完成整体提升。刘兴焱是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跨线桥梁工程施工№.QL6标段项目经理部副经理,他刚刚参与完成的这个响当当的任务,涉及目前世界最大的拱肋整体提升跨径和吨位的钢管混凝土拱桥。

6月2日,完成整体提升的平陆运河G75兰海高速钦江大桥右幅中拱段。 图/罗家静

6月5日,在桥下的钦江入海口附近,他跟记者分享了一个巧用“天气窗口”的故事。

平陆运河建设一天一个样,天天有进展。本次整体提升用时16小时,共有20个拱肋节段,跨度232.2米,提升重量1900吨,提升高度49.1米。

曾参与天峨龙滩特大桥、平南三桥等工程建设的刘兴焱深知天气对大桥提升工程的重要性——这次提升工作,需要保证有至少3天的“天气窗口”。

根据安全作业要求,此次大桥右幅中拱段提升工作风力须小于6级,提升完成时气温须低于25℃,且无雷雨等强对流天气。一方面是严苛的作业天气条件,另一方面是南海夏季风爆发、“龙舟水”肆虐、台风“马力斯”外围云系等天气影响,精准择天时成为必答题。

如何刷新提升工作“进度条”?答案是早介入、深融入。

早在提升工作前一周,来自广西路桥集团、钦州气象部门等单位的专家即对作业时间进行集中研判,并结合安装在82.36米高的提升塔架测风仪、现场办公室一侧的自动气象站等现场数据,得出“预计6月1日至2日项目区域风雨较小,符合项目开工条件要求”的结论。作业期间,气象专家进驻工地48小时进行现场办公,随时拿主意、给建议。

最终,天公作美,提升工作于6月1日9时开始,2日1时顺利完成。新的“世界之最”诞生!

“夏天海边强对流多发且天气变化快,从5月31日起,气象部门连续3天加密预报发布频次。”钦州市气象台副台长韦美闹说,平均3小时发布一次的预报,有力保障了科学作业、安全作业。

6月3日,当地天气发生明显变化。刘兴焱直言,这样的智慧气象场景,每天都在平陆运河上演,也让100余名大桥一线施工作业人员更有安全感。

未来,大桥建成通车后将有效提高兰海高速公路南宁至钦州段、钦州至防城港服务水平,满足平陆运河内河I级航道及5000吨级船舶通航要求。

海风猎猎,写着“平陆战队战必胜”的旗子正飞扬。

(作者:王亮 李斌喜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