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服务

携手并肩 守护雨过天晴
——气象部门国省联动解密华北降雨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7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6月7日8时,中央气象台,全国天气会商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气象工作者严阵以待——全国高考第一天,同时也是端午假期前的出行高峰,天气情况备受关注。

  “今天到明天,华北地区水汽条件、热力条件一般,河北北部、北京西北部等地以稳定性降水为主,东北地区具有一定能量条件,局地可能出现雷暴大风。”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以下简称“强天气预报中心”)预报员关良详细分析着这次过程。随后,北京等地气象部门的预报员也通过视频会商系统相继发言,介绍当地降雨实况和预报情况,为这场区域性联合保障行动贡献智慧。


6月7日早晨,雨中的北京市区街道。闫泓 摄影

  6日15时,在中央气象台,一场“追雨”行动正在进行中。“雨带正在自西向东移动,今天夜间将开始影响华北地区。”强天气预报中心副主任盛杰紧盯中国气象局短临预报平台的实况系统,捕捉雨带的移动规律,分析高影响时段到来的时间。

  与此同时,关良根据预报分析结果,正在绘制未来三天的强对流天气预报图,他所绘制完成的预报图会流转至盛杰手中进一步订正完善,最终在中央气象台网站发布。

  “当有重大天气过程时,我们也会在强天气预报交流群中发布预报信息,与受影响地区及时交流互动。”盛杰拿着手机向记者介绍道,强天气预报交流群里有近500人,涵盖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的强天气预报业务人员,在国省联动沟通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仅有视频会商、工作群沟通,电话加密会商也是国省联动的重要渠道。6日15时40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舒楠接到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翟亮的电话,两人就北京市本次过程的预报结论达成一致意见:6日夜间到7日下午,北京将有一次小到中雨,局地大到暴雨过程,城区较强时段在中午前后。

  翟亮告诉记者,北京市气象台已连续多日参加中央气象台早间会商,并与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强天气专家多次开展加密会商,根据会商结果提示有关部门加强影响时段的城市运行、高考保障等。

  “在过程来临3天前,我们已与相关省市县预判天气性质以非对流性天气过程为主。”盛杰说,“这次保障,也是中央气象台‘3161’国省市县四级协同递进式预报服务机制(以下简称“3161机制”)的一次体现。”

6月6日晚,中央气象台值班人员在分析降雨实况。闫泓 摄影

  “3161机制”,是在天气过程开始前3天、1天、6小时、0—1小时开展递进式服务,从整体“把脉”天气发展潜势、做出过程展望,到应用中尺度模式、雷达监测等手段开展天气研判,到与相关省份气象部门加密会商、发布预警、对有关部门作出“叫应”,再到实时监测天气演变的国省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夜幕降临,中央气象台值班室依然灯火通明。蔡雪薇作为临时增加的短临岗预报员,职责是在夜间紧盯强对流天气过程。

  “本次过程整体以稳定性降水为主,若强对流天气达到一定标准时,中央气象台还会启动强对流天气短临预报服务工作专班。”6月6日20时,强天气预报中心主任杨波正在指导盛杰和蔡雪薇作龙卷实况分析。杨波告诉记者,专班涵盖其他国家级业务单位与省级业务单位,密切开展联合会商及预报服务联动,及时开展国省短临预报预警、“叫应”与业务互动,这也是“3161机制”的一个重要体现。

  7日10时,北京城区降雨如期进入本轮过程的最强时段,普降小到中雨,此外,河北西北部、内蒙古东南部也有稳定性降水天气。

  “这次过程对流性在前期不显著,这和我们前期的预报是吻合的。预计今天16时,北京将结束此次降水过程,但后期河北东北部降水有一定的对流性,要到20时才会趋于结束,仍需要关注局地的短时强降水天气。”盛杰跟记者说话的间隙,又接到一项任务——针对8日全国高考英语听力时段作雷暴天气预报。任务来得急,又很重要,他立刻着手开展工作。

  (作者:闫泓 责任编辑:颜昕)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