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巨轮穿梭、海天相接,一辆辆满载货物的无人驾驶汽车正行驶在七彩码头。
9月3日,“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绿镜头·发现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走进天津港调度指挥中心、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等地,围绕港口发展、船舶航运等方面,实地采访天津气象部门助力天津港智能转型升级、打造智慧港口的相关举措。
天津港,地处渤海湾西端,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是京津冀的海上门户,是“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是服务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枢纽港。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港时强调,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风起津沽,一张气象赋能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
向海而兴 港口气象服务提效能
波澜壮阔,奋楫扬帆。志在万里,向海图强。
天津市提出“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思路,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近年来,天津气象部门实施“气象数据要素×”行动,瞄准需求,提供精细服务。
2020年8月,天津市气象局与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中远海运(天津)有限公司共建全国首个港航气象服务中心。2021年1月,由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与市滨海新区气象局共同打造的国内首个实现港口精度气象预报的智慧气象一体化平台——天津港智慧气象平台(以下简称“智慧平台”)正式上线,在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的三十余家公司投入使用,现已覆盖到海事局、航道局等部门。
“港口内船舶、货物、人员和设施设备均受气象要素影响,尤其受突发极端天气影响较大。”在9月2日召开的天津港航气象服务工作成效总结座谈会上,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张茳介绍,智慧平台可提供逐10分钟滚动更新的基于各码头位置的天气实况、预报,以及作业风险等级预报信息和灾害天气预警信息,集气象风险监测、预警、防御为一体的精细服务,助力港口合理安排作业计划,全方位保障港口运营和调度。
今年以来,天津港引航中心根据滨海新区气象台提供的预报预警信息,提前研判,停止或延迟引航作业16艘/次,极大地保障了港口船舶安全。
8月26日凌晨,一条暴雨橙色预警信息出现在智慧平台上。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部经理助理管考举回忆起当天的场景:“我们立即根据预警信息,采取了停工措施,最大程度保障了生产安全。”
主题采访报道组采访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部经理助理管考举。 郭玲 摄影
但多停工一小时,会产生相应的费用,何时复工成为各方关心的问题。“26日15时至22时是港区降雨间歇期,可开展作业。”26日10时,滨海新区气象局提示。随着窗口期的到来,从15时起,天津港恢复忙碌。
天津港年平均应对天气过程137次。“智慧平台的应用,每年为港口争取到超过150个小时的作业时间,集装箱船舶二次引航预排成功率由40%提高到70%以上。”张茳说。
9月3日,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作业场景。 杨莹 摄影
步履不停 引入科技淬炼高精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天津气象部门不断针对港航预报服务薄弱环节开展科技攻关,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2023年12月12日,北京冬奥气象科技成果“百米级、分钟级”预报产品成功落地天津港,“智慧”气象再次升级。
天津港包括六个港区,气象观测站点位主要集中在南疆港、北疆港和东疆港,大沽口港区、高沙岭港区和南港港区作业点没有相应的观测站点位。气象部门新增设21个精细化代表观测点位,解决了天津港三大港区观测站点位缺乏的问题。引入的“百米级、分钟级”预报产品,将天津全域及港口区域预报产品空间分辨率提升至100米。同时,该预报产品每10分钟可获取一次自动站观测资料,并更新0至24小时的融合预报产品,为天津港科学调度作业提供更有效的参考,进一步提升了作业效率。
天津港北疆港区 杨莹 摄影
2023年12月13日至14日,强降雪过程后天津港区域出现了低温,“百米级、分钟级”预报产品准确预报未来24小时的气温变化趋势。12月15日至20日,天津港区域出现阶段性大风过程。
风对于港口作业影响较为明显,新产品应用效果如何?天津港调度室主任刘洪洋发来的感谢微信是最有力的说明。“天津港根据精准的气象预报信息充分准备、积极应对,最大限度降低了大风的不利影响。”
“百米级、分钟级”预报产品为锚地各点位提供了更精准的风预报,同时产品的快速更新使作业人员能够及时把握未来风速变化趋势,及时将岸桥锚固。天津港第二集装箱公司根据大风预报控制船舶靠港密度和集装箱卡车运输流量,最大限度提高货物装载量,降低船舶延误和货物滞留带来的运输成本。
从破土而生到大潮涌动,从澎湃奔流到奋楫扬帆,东临渤海的天津,正因港而兴,因港而长兴。
8月24日,随着“康琦嘉鸿”轮从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鸣笛启航,天津港正式开通至东南亚地区新航线,港口发展又掀开了新的一页。气象服务也将一如既往,一路相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气象新动能。
(作者:杨莹 侯敏 责任编辑:刘倩 颜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