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服务

澎湃亚冬梦想 争渡万千气象——写在第九届亚冬会倒计时一个月之际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8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的脚步铿锵有力。再过一个月,亚洲体育健儿将跨越山海齐聚黑龙江哈尔滨,以体育之名,奏响“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的时代乐章。

当前,各项筹办工作进入冲刺阶段,黑龙江气象部门也准备好与四海宾朋共赴冰雪之约,助力呈现一席“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宴。

谋划,优化站网布局

“当前温度-9.1℃,相对湿度30.2%,风速2.1米/秒……”在亚冬会高山滑雪测试赛现场,气象工作人员正在用对讲机向亚冬会气象台报送赛场实时气象信息,为正式比赛积累数据经验。

这是气象部门在18个月筹备期内,周密谋划部署的一个缩影。

自2023年冬季起,黑龙江气象部门组织专家分批次前往亚布力、哈尔滨市内比赛场馆,以及周边交通沿线进行踏查,积极与政府和公安、文旅等部门对接。目前,已建成相控阵天气雷达3部、交通气象站10个,在哈尔滨、亚布力分别布设117个、37个气象观测设备,并按照“一馆(场)一策”原则,确保速度滑冰、冰壶、高山滑雪等测试比赛顺利完成。

“气象部门提前布设点位,在测试赛公开训练日和比赛期间提供精准天气预报,为缆车运行等提前做好部署,为赛事成功举办提供支撑。”亚冬会高山滑雪竞赛副主任解龙说。

    1月6日,气象工作人员在亚冬会越野滑雪测试赛现场,手持可移动式气象观测仪,实时监测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要素,为赛事提供实时气象信息的同时,并与赛场附近的气象站数据进行比对,以便为亚冬会正式比赛提供更加精准的天气预报。张晓卿 摄影

燃情,夯实科技基础

此次亚冬会的参赛国家和地区数量以及运动员规模有望创历届亚冬会之最。

黑龙江气象部门构建本地化“分钟级、百米级”精细网格预报产品体系;实现全省1公里、哈尔滨主城区和亚布力赛区100米逐10分钟滚动更新的气象要素预报;输出全省148个、哈尔滨地区78个站点的单点逐小时预报;开发“天擎”“风云地球”“天衡天衍”等亚冬版业务系统以及亚冬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新增分钟级多站对比系统模块……一项项技术应用,为亚冬会装上“科技之眼”。

立足赛事和城市运行需求,黑龙江气象部门制作发布亚冬会气象专报、旅游交通气象服务专报及逐小时中英文实况等服务产品,为亚冬会会期确定、开闭幕式及各类比赛开展等提供气象科技支撑。

此外,黑龙江气象部门还开发黑龙江气象APP亚冬版,制定《冰雪体育活动户外观赛气象指数等级划分》地方标准,增强公众观赛体验。

1月6日,亚冬会越野滑雪测试赛现场。张晓卿 摄影

交融,助推冰雪经济

亚冬会期间正值哈尔滨冰雪旅游旺季,黑龙江气象部门积极推动亚冬会气象保障服务与护航冰雪旅游相结合,启动护航冰雪旅游“百日行动”,开展针对“哈亚雪”黄金旅游线路和热门旅游景区的智慧气象服务。

2024年12月21日,以“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为主题的第26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园,总面积100万平方米,冰雪总用量30万立方米,均创历史之最。

“温度计”冰雕气象景观、太阳岛雪博会里的雪雕“王座温度计”和气象观测站、亚布力熊猫馆的自动气象观测站……气象元素在园区内随处可见。

在做好采冰期、建园期等全流程气象服务的同时,气象部门还在冰雪大世界内增设一个9要素气象观测固定站,并在雪花摩天轮内安装一个4要素微型气象站,气温、风力等气象要素可在摩天轮等候大厅实时显示,为景区管理和游客乘坐提供重要参考。

图为带有气象元素的温度计雪雕 王继梅 摄影

(作者:张晓卿 责任编辑:栾菲)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