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服务

我的亚冬会日志丨以星之语,解天之道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3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2月7日的一场小雪,因为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的开幕而意义非凡。2月8日6时20分,当我走在通往亚冬会气象台路上的时候,拍下了雪地上的一串脚印,这串脚印是比我更早去气象台参加气象保障服务的同事留下的,对面办公楼亮着灯的5楼就是我们日常工作的地方——亚冬会气象台。

2月8日,雪地上的脚印及亚冬会气象台办公楼 曹治强 摄影

深度参与——设计“风云地球”亚冬版

对于参加过北京冬奥会、“十四冬”等多次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的我来说,深知预报员为制作一份精细的预报,需要分析大量的观测和预报数据。而卫星数据产品众多,提供哪些产品、以哪种形式展示才能最适合预报员使用,成为设计“风云地球”冬版时需要考虑的首个问题。

2024年8月,在单位领导的指导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各处室的支持下,经过多次研讨和改进,我们最终筛选出最适合冬季天气特征的卫星云图和产品,并融入冬季关注度最大的地面气象观测要素,形成适合冬季天气实况分析的“风云地球”冬版。

远离家乡——沉浸式的现场保障服务

2月2日,正月初五,带着家里老老少少的牵挂,我来到亚冬会气象台,当穿上“亚冬气象”的马甲时,一切都变得那么单纯和投入。每天分析提供两次卫星资料供会商使用,随时点菜式地提供卫星产品,“随叫随到”地与预报员研讨天气……来到哈尔滨,才知道“太阳雪”和“月亮雪”是这样常见,雷达完全没有回波,有时弱到从卫星云图上都看不到云,这给实况监测带来很大挑战。即便如此,我们的预报服务团队仍能做出精准的预报。

2月6日,曹治强在亚冬会气象台工作。黑龙江省气象局供图

一场小雪——一份近乎完美的答案

亚冬会开幕式的小雪天气过程,是对亚冬会气象台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一次全方位检验。

在2月7日开幕式当天下午,细小的颗粒状飘雪转为漫天飞舞的大片雪花,尽管降雪量没有明显增大,但会给公众带来不一样的观感和体验。我与团队成员根据风云四号B星加密快扫观测图像进行分析,发现哈尔滨西北部生成并发展的中小尺度低云造成了降雪的观感变化,这些低云云顶高度低,发展迅速且移动较快,云的密度和云中含水量高于前期自北向南移动过来的天气尺度云系,因而造成短时间内降雪的观感和体验不同。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在人民大会堂听过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的演讲“以天之语,解物之道”。卫星气象工作人员也是以天之语、解物之道的人,以卫星观测为手段,揭示和解释天气运行规律。(作者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作者:曹治强 责任编辑:苏杰西)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