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服务

以“非常之行”诠释“非常之心”
——四川宜宾筠连山体滑坡现场救援气象保障服务侧记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7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2月8日11时50分许,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2组突发山体滑坡。

“老乡,你去现场救援指挥部吗?我是气象局的,能载我一程吗?”当天14时许,筠连县气象局局长余国强直奔灾害救援现场。在步行3公里后,余国强终于找到一辆能载他过去的摩托车。“车开不进去我就走路去。我心里急,就想赶紧去看看情况。”

到达现场后,作为应急监测组成员,余国强迅速明确工作职责和需求。他立即进行现场勘察,与村干部商量建立移动气象站等事宜,并及时将天气实况反馈给县气象台。

那一夜,余国强几乎没有合过眼:“我无处可睡,也睡不着。听着救援队传来的消息,看着那些凌晨3点从江苏、山东、湖南等地前来驰援的人和在车里焦急等待寻亲的人,心里很难受。”

另一边,两辆大货车载着紧急调派来的应急气象观测设备,已分别从成都市和乐山市前往筠连。

10日0时许,大货车到达筠连县巡司镇。已在一线坐镇的宜宾市气象局局长龚道鸿安排在场气象工作人员分别前往滑坡点及外围、现场救援指挥部安装设备。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肖红茹,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专家郭越凡、李辉龙,以及宜宾市气象局副局长王晓娟、市气象探测中心主任白秋剑,也分三队随车前往。

前往金坪村村委会安装设备的筠连县气象局副局长徐凯通表示,当天要走山路绕行,路上伸手不见五指,遇到转角还需要倒车两三次。“地图上看着直线距离只有几百米,我们却开了90多分钟。”

最后一段路,车辆无法驶入,他们只能肩扛设备前行。

现场救援指挥部的志愿者看着徐凯通冻得通红的手劝说道:“现在温度这么低,还下着雨,在车里等一等再把设备搬进去吧。”“装好设备,我们才能观测;有了数据,才能为应急救援提供更精准的预报。”徐凯通说。

10日6时,所有应急气象观测设备安装调试完毕,采集的气象数据实时传输至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

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放下心来的白秋剑靠着墙小憩,睡梦中,他迷迷糊糊地闻到了回锅肉的香味,隐约间还听到有人说:“你们是气象局的吧,真是辛苦了,这些菜你们拿去吃。”醒来一看,原来是附近的村民自发为救援队伍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

在现场救援行动紧张进行的同时,面对山体滑坡,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第一时间连线四川省气象局,要求加强监测预报,全力做好救援气象保障服务。中国气象局于8日18时30分启动救灾气象保障服务四级应急响应,9日上午召开专题部署会。中国气象局各内设机构持续强化组织协调,国家级业务单位进一步加强会商研判和业务指导,国省市县四级气象部门持续强化协同联动。

当前,抢险救灾仍在进行,各级气象部门将继续全力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服务。

(作者:周雯 赵欣 陈杨轩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