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上午,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祭祀广场举行。为确保公祭活动顺利开展,陕西省气象部门构建“四级联动+精密监测+递进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关键时段“零疏漏”,圆满完成气象护航任务。
3月31日,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联合成立专项保障组,下设5个专班,并进驻活动现场搭建临时气象台。由周边地区的24个自动气象站、3部微波辐射计、4部天气雷达及1部云雷达构成的一体化监测网络,对黄帝陵核心区域天气情况开展实时监测。此外,延安气象部门还在祭祀广场增设移动气象观测站,实时采集气温、风速、降水等数据,弥补监测盲区。
自3月31日起,保障组每日早晚发布活动气象专报,通过各种渠道向政府部门及活动组发布预报预警信息300余条,涵盖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等高影响天气。针对典礼进行的重要时段,滚动制作逐小时精细化预报10期,开展省市气象部门与现场临时气象台视频会商,重点研判能见度、风速变化对现场仪仗队、乐舞表演的影响。现场服务组24小时值守,实时处理突发状况,并向主办方动态提供着装、设备防护等建议。
“依托3公里分辨率网格预报和实时三维监测,我们首次实现百米级气象实况追踪。”进驻现场服务的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黄少妮介绍。典礼期间,激光测风雷达每10分钟扫描垂直风场,微波辐射计动态监测大气水汽变化,移动气象站每分钟回传黄帝陵核心区数据。4日凌晨,延安气象部门将卫星云图、雷达回波与实景监控叠加分析,精准确认4日上午9时至11时为活动开展的最佳窗口期。最终,典礼在晴朗天气中顺利完成。
(作者:闫婷 冯蕾 吴晓璇 责任编辑:黄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