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服务

气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丨山东气象部门贯彻“观测即服务”理念 全链条服务核电站建设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1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3月2日,山东半岛出现降雪天气。招远核电气象监测站数据显示,厂区80到100米高度风速在10分钟内从8米/秒增至21米/秒,对塔吊等高空作业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气象部门第一时间向相关负责人发送预警信息,助力厂区作业调度。厂区迅速对全部高空作业设备实施安全管控,避免因极端天气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这正是山东气象部门践行“观测即服务”理念,全链条服务核电站建设的生动写照。

2024年5月,山东省气象局与中广核山东分公司深化合作,在烟台、威海两地建设核电气象观测场、观测塔,并开展永久性全链条服务。

山东招远核电气象监测站 图/林明华

如何在沿海核电基地建设中发挥气象作用?如何为核电厂址区域的环境监测管理、气候影响预测评价以及核安全应急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针对这些问题,山东气象部门在核安全应急保障、核电厂建设、核反应、电力运营、电力输送等环节构建了从数据采集到预报预警服务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切气象服务都需要基础设施支撑。今年1月,招远首个服务核电厂区的专业气象观测场站竣工验收,成功采集5层梯度风温湿数据、22类辐射参数及33种地面气象要素。山东气象部门融合雷达、卫星及周边气象站数据,定期为核电厂运营部门提供厂区气象要素动态监测数据和监测报告。

自深化合作以来,山东气象部门构建起“90天季节趋势—72小时过程预测—1小时短临预警—5分钟实时监控”递进式服务体系,重点强化台风、暴雨、冷流暴雪等灾害天气下输电线路舞动、覆冰风险的递进式预警。

此外,山东气象部门联合中广核山东分公司等单位开展科研攻关,加强垂直梯度风、雷雨大风、洪涝及霜冻、高温、高湿等气象条件对核电站施工影响研究。

截至3月底,山东核电气象服务综合保障系统和气象信息动态展示平台已实现厂区12项核心参数5分钟更新、多源数据15分钟同化。气象部门将157名责任人纳入靶向告警通道,累计完成23次强天气过程气象保障,显著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一个核电厂从选址评估论证开始,历经建设期、运营期、报废期,我们需要的气象服务是伴随式百年服务.......”中广核山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广核山东分公司已经将山东省气象局列入山东省清洁能源联合实验室十三个成员单位之一。

未来,山东气象部门将构建“1+1+1+1”核电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即一网(精密气象监测网)、一核(精准气象预报预警)、一体系(定制化核电气象服务体系)、一支撑(核电气象综合服务平台支撑系统),助力核电发展再上新台阶。

(作者:张嫣然 肖清华 甘玉婷 林明华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