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至16日,内蒙古自治区迎来强降水和大风天气过程,给铁路运输安全带来严峻考验。6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派出专家团队进驻中国铁路呼和浩特集团公司,开展24小时“贴身式”气象服务,以精准预报和科学研判为铁路安全度汛保驾护航。
针对此次过程,驻场团队滚动报送铁路沿线精细预报预警信息,呼和浩特铁路局根据预警及时调整列车运行计划,决定自14日18时至16日8时集通线桑根达来东至局界段客车停运,并对重点区段进行巡查加固,成功避免因边坡溜坍导致的行车中断。
“过去遇到暴雨预警,我们需要多方核实才能决策,现在气象专家就在身边,随时提供专业意见,响应速度大幅提升。”呼和浩特铁路局防洪办处长张恒对驻场服务赞不绝口。
入汛以来,内蒙古气象服务中心组建专项服务团队,通过“呼和浩特铁路局气象预报预警专业服务平台”实时监控沿线天气变化,动态推送强降雨、大风、雷电等风险提示,构建起集气象监测、精细预报、实况预警于一体的全链条防灾服务体系。
“铁路沿线地形复杂,传统预报难以满足需求,我们通过铁路雨量站和沿线气象站实况数据融合应用,基于铁路线路的网格化精细预报,结合铁路沿线地形地貌智能识别灾害风险并分级预警。”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驻场高级工程师谷新波介绍,气象服务实现了从“粗放式”向“定制化”的跨越,能够“一线一策”精准防控。
除日常值班值守、实时监测天气变化外,驻场团队还根据铁路气象服务需求,动态优化铁路气象预报预警专业服务平台功能模块和服务产品,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为铁路部门运输调度提供准确、及时的针对性、专业化服务。
“驻场专家的专业性和责任心让我们非常感动,他们的服务就像汛期里的‘定心丸’。”呼和浩特铁路局调动中心负责人表示,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不仅提供了精准的预报产品,还主动参与铁路应急演练和灾害复盘,帮助完善防汛预案,真正做到了解决服务单位的需求。
(作者:高菲 李云逸 责任编辑:黄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