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全国人大代表旦正草:持续关注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气象服务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9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又是典型的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气象工作在生态修复和保护中大有可为。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夏河县桑科镇曼玛村乡村医生旦正草高度关注这一话题,她呼吁,聚焦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加快实施甘南草原湿地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工程体系、甘南草原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系统项目,强化修复甘南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气象服务。

  “开展甘南草原湿地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生态气象观测,与甘南州委、政府提出的‘全域无垃圾、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塑料、全域无污染、全域无公害’新甘南名片实施方案紧密契合,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道路的务实之举。”旦正草说,这与甘南当前开展“环境革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不谋而合,也是“十四五”规划远景目标的具体体现。

  “今年,我将继续为提升甘南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能力发声。”旦正草认为,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对有效增加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的降水量,防止草原沙化、荒漠化,提升甘南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能力具有战略意义和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就在全国两会召开前,旦正草专门深入黄河支流大夏河两岸、草原湿地和甘南气象部门调研,实地考察甘南草原湿地生态气象观测和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情况。她了解到,今年,甘肃省气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化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目前,甘南草原湿地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甘南草原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建设等项目,已列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专项2021年度中央预算计划。

  项目实施后,甘南将建立基于北斗卫星、无线广播的预警发布系统及终端,搭建与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对接的气象灾害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预警发布终端一体化接入支撑平台;建立完善气象观测网,全面实现观测自动化、布局科学化、装备国产化、业务标准化;建成科学化、集成化、规模化作业工程体系,有效增加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降水,减轻甘南农牧业雹灾损失,为修复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发展奠定水资源基础。

  届时,气象部门将建立甘南草原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系统,为相关部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有关政策制定、技术选优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以及生态气候与气候适应性研究等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资料基础,为气候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对生态环境修复、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对农牧林业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及发展生态农牧业、特色农牧业进行科学区划、评估等提供气象服务。

  (作者:于仕琪 倪永强 王涛 苏彤伟 责任编辑:颜昕)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