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刊类

人工防雹、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增雪……
人工影响天气对保障农业生产、森林防火、生态建设等方面作用日益凸显
走近“人影大咖”揭秘龙江防灾力量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4日 来源:黑龙江日报

  

人工增雨现场。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丁燕摄

  飞机增雨作业。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丁燕摄

  人影培训现场。 图片由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提供

  哈尔滨人的“大水缸”——磨盘山水库流域地区严重缺水了,怎么破?

  近日,哈市气象部门捕捉有利“天机”,在磨盘山水库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仅8月21日,就发射了火箭弹8枚,库区全流域平均降雨量34.6mm,较周围站点降雨量高出20%,增雨效果非常哇塞!

  科技助力下,人工防雹、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增雪……让人类“呼风唤雨”成为可能。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简称省人影办)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省有1806个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站点,作业面积、管理水平位均居全国前列。在保障农业生产、森林防火扑火、生态建设、重大活动保障、服务政府决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省人影作业技术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瓶颈?未来如何发展?请看记者调查。

  人影防灾有多牛?

  人工防雹

  占我省地面人影作业八成多

  揭秘:阻断云中的冰雹胚胎发育,减少灾害。

  8月23日下午,自西部而来的系统性对流云东移至哈尔滨境内,逐渐形成带状强对流云带。“这种情况下常伴冰雹、雷暴大风,致灾性很强。”哈市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中心预报员王一达说。很快,大雨夹杂冰雹倾盆而下。

  “8月23日,全市开展29次人工防雹作业,其中宾县10次。”哈市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四级调研员董晶说。

  宾县常安镇双榆村的老刘家种了五亩烟叶,“俺们农民最怕的就是冰雹,一场雹子下来轻则减产降质,重则绝收。”他说,自从村里建了防雹点,心里踏实多了。

  目前,人工防雹已成为我省地面人影工作的“重头戏”,占80%多。省人影办业务科研科科长安英玉介绍,人工防雹就是对某地区上空可能产生冰雹的云层施加影响,使冰雹胚胎不能发展成冰雹,或使小冰粒在变成大冰雹前就降落,减少对地面农林作物的危害。

  据统计,近年来(2012—2020年)

  我省共开展地面增雨防雹作业21939次,

  消耗炮弹512147发、火箭弹11945枚,

  形成主要农区地面防雹增雨防护网。

  飞机增雨

  抢抓冷涡“天时” 缓解大庆旱情

  揭秘:一周内开展4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增雨量1.4亿吨。

  人工增雨除了有地面作业外,还有飞机增雨作业。省人影办外场科科长高原有着28年外场作业经验。他清晰地记得,2017年6月大庆市北部连月无雨,旱情加剧,对粮食生产和以乳业为主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影响。伴随着一股高空冷涡的到访,6月15—20日,省人影办抢抓“天时”,共开展4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作业面积11802平方公里,增雨量1.4亿吨,旱情得以缓解。

  “落地后,机组作业人员在当地就餐,饭店老板听说我们是人工增雨人员,说啥都不要钱。”高原说。

  据统计,近年来(2012—2020年),

  我省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247架次,

  累计飞行时长558.5小时,增雨量近60亿吨。

  在森林防灭火改善生态环境、农业抗旱助力乡村振兴、水库增蓄保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工消雨

  调节降雨时间、空间分布

  揭秘:一是让雨提前下,二是抑制降水过程。

  近年来“人工增雨”一词频见报端,可您知道“人工消雨”吗?早在2018年,我省个别地市就成功尝试过。

  “这是一个改变雨滴自然形成的物理过程。”业内人士透露,人工消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让雨提前下,就是在保护区上风方及周围邻近地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调节降雨时间、空间分布,使保护区内无雨或小雨。二是抑制降水过程,通过播撒产生高浓度冰晶,使过量的降水粒子“争食”有限环境水分,延缓和减弱降水;或在云顶或云内播撒高浓度粒子群,引发下沉气流,抑制云和降水的发展,促使云体消散,减弱降水。

  省人影办副主任刘星光表示,目前人工消雨的影响力比较有限,许多科学问题有待探索研究。

  探问人影体系管理

  人才建设

  专业大咖、“多面手”上线培训

  数据显示,2020年我省人影作业面积13.23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前列。可你知道吗?这背后是一个强大的人才队伍鼎力支撑。刘星光告诉记者,早在2011年开始,我省就邀请国内顶尖专家对检修员和教员进行培训,全国领先。

  通河县人工影响天气综合管理人员郭令是业内的“多面手”,“他能在一线作业,又是省级高炮检修员,还是人影中级教员。”哈市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主任潘传军说。

  省人影中级教员有多“金贵”?据省人影办高级工程师王文玲介绍,截至目前,全省获评此项资格的只有7人;人影作业检修员队伍和教员队伍,人数均达数十人。

  你问咱省有没有人影界专家?告诉你,王文玲曾两次受邀到国家级、省级人影培训班进行授课,郭令、于正雨等龙江优秀教员曾受邀对其他省人影业务与培训进行专业指导。另外,省人影办几年前还组织编写了人影作业书籍,自制视频教程等。目前,我省已形成相对完善的人影培训体系,管理水平、作业培训也位居全国前列。

  但刘星光表示,我省人影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未来会朝着更加规范、高效的方向迈进。

  安全管理

  建成弹药物联网监控系统

  从业11年,郭令说让他感触最深的是我省人影工作一直在朝智能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在董晶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一台跟手机般大小的弹药物联网手持终端机,只要装上一张SIM卡,或连接WiFi、手机热点等,就可用于监控人工影响天气的弹药,非常方便。

  “2018年,哈市对弹药物联网监控系统的使用等进行培训。去年该系统试运行,今年系统的使用率已达到100%。”董晶说。

  “每枚炮弹或火箭弹在出厂之日都有一个二维码,类似人的身份证。”王文玲说,弹药物联网监控系统的使用,建立了覆盖人影装备弹药生产、验收、转运、仓储到发射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监控系统,进一步提升了人影作业安全管理的科技水平。

  另外,2020年底,我省人影安全射界图制作系统投用,实现了射界图的自动化制作。王文玲解释说,安全射界图就像一个安全指示灯,可以清晰地提示“哪些范围能打,哪些范围不能打”,且一键出图,大大提高了作图效率。

  业务体系

  “五段式”管理更规范

  记者了解到,我省人影作业严格按照“人影五段式业务”流程进行管理。安英玉介绍,“人影五段式业务”包括:天气过程和作业计划72~24小时、潜力预报和作业预案24~3小时、监测预警和方案设计3~0小时、跟踪指挥和作业实施0~3小时、作业分析和效果检验等。

  “今年年底前,有望建成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耕云龙江业务系统。”刘星光表示,系统可对人影工作从上到下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链条智慧管理。自下而上看,一线作业人员可通过手持终端上报作业信息、空域申请、完善作业评估的数据等,实现精准高效管理。

  起底困境

  我省人影作业仍存多重掣肘

  记者了解到,尽管我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管理水平在国内领先,但仍存在多个瓶颈。

  据刘星光和王文玲介绍,人影作业中使用的弹药已划归民爆物品,在运输和存储等方面管理严格。然而,目前市县级缺少专业弹药库,且绝大多数市县没有具备民爆品运输资质的车辆,弹药运输存在困难。同时,民爆品运输必须开具对应运输物品品种的准运证,而目前中国气象局所列的所有达标型号人影炮弹均未列入公安部门的民爆品准运系统,炮弹无法畅通运输直接限制了我省人工影响天气的开展。

  “人影作业使用的炮弹在民爆品中属于很小的一部分,但影响特别大,涉及到多部门之间的协调。”刘星光建议,希望我省能尽快出台相应办法,保障人影炮弹运输。

  记者调查发现,一线炮手待遇较低、流动性大、老龄化严重,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王文玲表示,作业人员待遇应从政府层面理顺管理体制,从机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上进一步明确制度并落到实处。

  据悉,遇干旱少雨季,部分私营草场、牧场等企业存在增雨需求,但人影机构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无法直接为其服务。

  此外,专业设备与其他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地区监测网络存在盲区等因素,制约了我省人影科研能力的提高。

  专家支招

  人影增雨修复生态

  加大投入发挥更大社会效益

  据刘星光介绍,青海省发挥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建设效益,并不断加大投入,当地生态系统涵养水分功能逐步恢复。今年,河北省也提出了人影增雨修复生态思路。“我省2012年就已在大兴安岭林区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森林生态逐年向好。建议我省在生态修复工作中加大投入,让人影工作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令人欣喜的是,哈尔滨已经赋予人工影响天气新使命。今年8月初,哈市印发《关于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助力哈尔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针对张广才岭等重点林区防灭火、松花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湿地修复、城市水源地及水库塘坝蓄水、冬季冰雪旅游等现实需求,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雪)作业。

  下一步,我省将完善地基监测体系建设,在大兴安岭林区及农业主产粮区科学布设微波辐射计、雨滴谱仪、云雷达等地基探测设备,打造“星基—空基—地基”三位一体的人影立体监测网络。(丁燕)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