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刊类

四川农村日报:走基层看气象系列报道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4日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者按

  眼下,我省进入防汛减灾关键时期,气象服务防线紧绷。2021年6月18日,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四川省气象局联合组织“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走基层看气象主题采访活动,记者深入四川冕宁、九龙、理塘等地蹲点采访,探寻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一线的成果。

  走基层看气象①精准气象服务让种植户更安心 冕宁除“雹”安“粮”手段高

  朱德刚介绍高炮防雹作业。

  “降水量达到了 140 毫米,已经是一场大暴雨。”谈及前一天夜间发生在大桥镇、惠安镇一带的大暴雨,冕宁县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朱红秀仍然有些后怕,“还好我们及时发布了气象预警,组织村民及时转移,最终除了少量农田受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冕宁是一个容易被大雨和冰雹“关照”的地方,常年平均降水1100毫米以上,而冕宁同时也是凉山州范围内雹灾最严重的县份,年均降雹14次,年均损失粮食近300万斤,占到全县粮食总产量的6.7%。

  六七月份,正是暴雨、冰雹防灾减灾的关键时期。6月19日,记者随“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走基层看气象主题采访组走进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探寻气象服务三农的一线实景。

  被冲走的房屋良田“回来了”

  “当时这一片全部被冲毁,堆满了大石头,大片的玉米被连根冲走。”顺着彝海镇大马乌村党支部书记俄觉木依的目光望去,裸露的石堆提醒着记者那场泥石流灾害并未远去。

  一年前的 2020 年 6 月26 日,彝海镇突降特大暴雨,短时强降雨引发特大山洪,河沟改道,洪水漫流,形成了4.7平方公里的冲击扇面。在当地气象和应急部门等的全力抢险救援下,还是造成14人遇难、8人失联,累计9980余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7.38亿元。

  而在另一边,记者看到新平整出来的土地沿河岸延展开来,现场仍有不少施工车辆和机械正在作业。为了进行灾后重建,帮助村民尽快回归正常的生产生活,当地政府对“6•26”特大暴雨灾害中受损的农田进行了集中改造。通过清理石块、平整土地、表土回填、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每亩投入近1.3万元,改造面积近1000亩。“明年我们就能重新种庄稼了。”俄觉木依告诉记者。

  在彝海镇大堡子村,一片整齐洁白的新房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里是“6•26”特大暴雨灾害灾后重建安置点之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整洁的居住环境让人心旷神怡。同时,安置点内还摆放着不少帐篷等应急救援物资。“这里位置相对较高,不易积水,同时离附近村民住宅比较近,利于发生险情后及时安置。”冕宁县气象局局长袁玉霞说。

  再也不怕天上“掉石头”

  “冕宁九片瓦,年年遭雹打”,一句民间俗语道出了不少农户心中的无奈。在该县若水镇的标准化烟叶生产基地里,近5万亩正处于旺长期的烟叶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而此时的烟叶,最怕的就是天降冰雹。有着30余年种烟经验的烟农赵发云感叹道:“要是没有‘高炮’,我们的烟田就不用种了,往年只要一下雹,就像天上掉石头一样,烟叶损失惨重,甚至绝收。”赵发云所说的“高炮”,指的是当地气象局在基地附近配备的用于防雹作业的 65 式 37 毫米双管高射炮,通过发射碘化银炮弹来催化降雨云团发展或驱散云团避免冰雹。这样的高炮,在烟叶基地就有7门,已经实现了周围农田的全覆盖。

  “在冰雹高发季节,这里24小时有工作人员值班待命,一旦雷达监测到有降雹的风险,接到命令后,最快可以在2分钟内完成作业。”在位于烟叶基地内的冕宁县十八号炮点,气象灾害防御中心主任朱德刚告诉记者,冕宁近年来高度重视防雹工作,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高炮防雹的实际效果如何?“每年可为我们减少损失4000万元以上。”冕宁烟草公司烟叶生产科科长姚先洪向记者透露了一组数字,仅2016年和2017年的冰雹,带来的损失就在8000万元以上。而在防雹作业实现烟叶基地全覆盖后,通过引进第三方农业气象服务公司与当地气象部门合作,2018年该基地实现了零雹灾。

  消除了雹灾的顾虑,当地农户种粮种烟的积极性提高了,并延展出一系列增收致富的途径。“让我来给你数一下,除了烟叶,我们还有苦荞、菌子、有机肥生产、七星瓢虫培育等。”冕宁县回龙乡丰乐村现代烟草农业综合合作社社长姚兴洪告诉记者,通过采取烟叶与粮食作物轮作、利用烤烟房闲置季节发展食用菌种植等多元创收模式,合作社实现了烟农的增产增收。(杜铠兵)

  走基层看气象②九龙县气象预警系统 24 小时守护村民安全 智斗泥石流 科学避险“零伤亡”

  陈春发向记者展示气象预警信息。

  钟远江介绍应急物资准备情况。

  “担心!”连续的夜雨下了大概7天,烟袋镇副镇长钟远江心里的“紧张”也被加码了7次,“晚上下雨,白天又是晴天,一干一湿,如果再遇到强降雨,这样山体最容易发生泥石流。”

  眼下已是防汛关键期,6月 20 日,记者随“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走基层看气象主题采访组走进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烟袋镇,深入汛期防汛应急一线,探访气象服务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

  55个监测点确保预警信息全覆盖

  进入汛期以来,钟远江每天都紧绷着神经,因为他心里很清楚,泥石流肯定会来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山势陡峻,降雨充沛,导致这里山洪、泥石流频发。而如何在这头“洪水猛兽”面前保障全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只有提前做好准备,“怕它来,也在等它来。”

  “用时5分钟,全员安全撤离至临时避险避难场地!”钟远江告诉记者,在最近一次6月11日举行的全镇防汛应急演练中,烟袋镇在5分钟内完成了从拉响警报到全部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的浩大工程。这样大大小小的应急演练,每年在烟袋镇要举行三四次。

  “气象预警就像一双眼睛,24小时守护着我们的安全。”从事了20余年基层气象工作的烟袋镇气象信息员陈春发一边说,一边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当天下午最 新 的 雷 电 黄 色 预 警 信号。“收到信号后,我会第一时间通知到我所负责区域监测点的村民。”陈春发介绍说,全镇通过 55 个监测点,实现了气象预警信息层层下达;每个监测点配备 1名值班人员,并就近开设紧急避难场所,做到了该镇居民的全覆盖。

  “在烟袋镇范围内,我们就设有4个多要素自动化气象站。”九龙县气象局局长韩晓宁表示,针对烟袋镇等地质灾害高发区域,县气象局通过专题汛期预报、月预报、旬预报等提前研判气象趋势,帮助乡镇做好应急预案,同时滚动推送最新气象预警,必要时村民可及时转移避险。

  55张手绘地图守护5分钟黄金时间

  与演练次数不相上下的,是烟袋镇每年实际发生泥石流的次数。一旦突发山洪、泥石流,及时转移群众就成了与时间和生命的赛跑。而这个珍贵的“5分钟”,是如何在一个地形复杂、居住分散的大山深处实现的?

  记者在村民宗永兵家的墙壁上发现了一张手绘的地图。“这是镇上的监测员画的,很好懂,你看,我顺着箭头往这边500米左右,就能到达避险点。”宗永兵说道。据了解,这样的手绘地图55个监测点都有一张,并且每年会根据实际情况绘制更新,贴在每个农户墙上。

  一年发生几次泥石流,当地居民都很警惕。“预警信息我们都盯着的,平常的演练我们也很配合,性命相关呢,不敢马虎。”宗永兵指着自家墙上的地图,对于避险路线已了然于心。

  “平常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提前规划转移路线,备好应急物资,汛期时根据气象部门提前发布的预警,按照层层责任制传达到每一个村民。”钟远江介绍,烟袋镇已经建立起安全高效的防汛应急机制,近年来在每年多次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情况下,做到了人员“零伤亡”。(杜铠兵)

  走基层看气象③丁真火了以后……他的家乡拿出这些特产招待客人

  洛吉村和他家的蔬菜大棚。 杜铠兵 摄

  洛吉村家的民宿才开了一个月左右,但他已经感受到“丁真效应”给家乡带来的变化。“现在村里时常有游客来,给他们提供吃住,可以获得一笔不错的收入。”6月22日,在丁真的家乡理塘县格聂镇然日卡村,村民洛吉村向记者说道。

  在洛吉村家的厨房里,一篮新鲜的小白菜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以前这一带是种不出绿叶菜的,尤其到了冬天,想吃新鲜蔬菜必须去县城买,一个来回就要一天。”理塘县气象局局长彭斌告诉记者,而如今,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一年四季种出新鲜蔬菜,除了满足自己食用,还可以招待远道而来的游客。

  端上一盘炒时蔬高原也能种出优质蔬菜

  理塘之所以被称为“天空之城”,除了美丽的景色,更是因为它的高海拔。而丁真家乡所在的格聂镇然日卡村原来是一个传统纯牧区,由于其高海拔的特点,气候条件较差,到了冬季,全村百姓只能偶尔吃上嚼都嚼不动的白菜叶。

  “现在大棚里有小白菜、莴笋、油菜薹……”今年5月,洛吉村将自己的房子改造成了一个有20多张床位的民宿,为慕名而来的游客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门口的这个蔬菜大棚帮了他的大忙。

  记者走访然日卡村发现,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个70平方米左右的蔬菜大棚。格聂镇人大主席伍永建介绍说,自2015年理塘县气象局对口帮扶格聂镇以来,经过前期气候数据调查,气象部门和农牧部门共同筛选出了适合这里种植的白菜、萝卜、莴笋等蔬菜,并指导村民掌握了大棚种植技术。

  高原不仅能种出蔬菜,还能发展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环境污染小的高原环境,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理塘县气象局还与理塘县濯桑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合作,发展极地果蔬、食用菌、牦牛养殖、休闲农业等。

  “这里的白萝卜占到全省直供港澳总量的三分之二。”彭斌表示,通过气象监测对基地白萝卜的生长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理塘白萝卜生长过程适宜与不利的气象条件,并且提供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有效保障了理塘白萝卜的品质和产量,使其成为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的高端农产品。

  捧出一杯青稞酒粮食生产不再“看天吃饭”

  青稞是高原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关乎着藏族人民的口粮和牲畜饲料。当地的主食糌粑是由青稞制成的,而醇美的青稞酒,也代表着当地人民的热情,成为款待宾客的佳品。

  “最怕的就是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彭斌介绍,理塘属典型的高原气候区,温度低、冬季长、日照多、辐射强、风力大。同时,理塘地形复杂,海拔差距大,导致青稞播种时间差距明显,前后可达1个月,复杂的自然条件给当地农户的种植和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能否有个好收成,在当地人心中几乎是“看天吃饭”。

  为了科学规划理塘青稞的生产和布局,理塘气象局经过调研、考察和分析研究,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完成了《理塘县青稞种植农业气候区划报告》,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制作《主要农作物适播期预报》,对理塘县的青稞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种下了粮食,这才是走出了实现丰收的第一步。理塘属于川西高原,根据相关标准,日降水量大于等于25毫米即为暴雨。而理塘的暴雨天数在高原地区是相对较多的,加之地形脆弱,暴雨灾害对农牧业以及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为此,理塘县气象局专门制作了《理塘县青稞暴雨灾害风险区划》,将各地的暴雨灾害风险进行分级,以便全面统筹防灾减灾工作。“青稞出面率低,建议加强管理。”在最近一期的《农业气象专题分析报告》中,记者看到气象工作人员实地调查各乡镇青稞长势后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在保障粮食自己食用充足的情况下,多余的青稞还可以做成水磨糌粑出售。”彭斌介绍,在理塘县气象局对口帮扶格聂镇期间,镇上成立了合作社,将当地的糌粑、蒲公英、食用菌等特产加工成商品,既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农产品,又增加了村民收入。(杜铠兵)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