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刊类

助力整座城市有序应对,顺利通过本轮冻雨、暴雪等极端天气考验,
被哈市清冰雪领导小组点赞!
记者还原揭秘——史上罕见冻雨龙江气象是如何精准预报的?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4日 来源:黑龙江日报

  

气象人在冻雨中检查观测设备。 图片由王继梅提供

  马国忠在进行天气会商。 图片由本人提供

  暴雪冻雨来袭前,气象人检查观测设备。 图片由王继梅提供

  “注意!7日夜间至10日,我省将出现强降雪、雨雪冰冻、大风天气……”还记得一个多星期之前,黑龙江省气象台发布的这则天气预报吗?就是这则精准预报,为政府和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11月7日夜至10日,一股“全能型”冷空气如约登陆龙江。因为准备充分,龙江有序应对,顺利通过冻雨、暴雪等极端天气考验。“预报精细,准确到位!给清冰雪打响了‘发令枪’。”11月9日,哈尔滨市清冰雪领导小组办公室孙明磊处长为本轮龙江气象预报服务点赞。

  咋做到的?近日,记者采访到省气象台副台长赵广娜和首席预报员马国忠。据悉,我省今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助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围绕预报精准,建立无缝隙、全覆盖、精准化、智能化的气象预报预警平台,提升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

  还原本轮预报

  国家+区域+省级气象台

  加密会商“把脉”天气

  回忆起那几天连轴转、心悬一线的日子,马国忠用“加密会商”关键词开启了本次采访。

  马国忠说,11月7日早5点,他早早地来到天气会商室,查看气象资料、审核预警信息。

  “8日白天,哈尔滨西部和北部、伊春南部、鹤岗、佳木斯西部等地将有冻雨。”下午参加完中央气象台和东北区域中心加密天气会商后,马国忠深知,未来几天我省多地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将面临巨大挑战。

  “冻雨在黑龙江非常罕见,如何准确预报,又如何应对冻雨带来的危害,是个大难题。”马国忠说,7日至9日,每天早8点,省气象台都会与中央气象台进行天气会商,下午还有中央气象台和东北区域中心分别组织的加密会商,由国家、区域、省级气象台共同研判天气形势、准确地“把脉”天气。

  “如果说本轮冻雨预报精准,一是离不开中央气象台和东北区域中心的趋势研判,二是多年来龙江气象人的不懈努力。这也仅仅是龙江天气预报这么多年进步的一个缩影。”马国忠说。

  一份精准天气预报

  是如何“出炉”的?

  7时至8时哈尔滨雨夹雪,可能有短时冻雨。

  8时至17时中雨,降水量为17毫米。

  11月8日6时,哈尔滨市民陈柳打开手机看天气预报。省气象台新增的“关键地点降水量和相态精细化预报”让她感到惊叹,“现在的预报真是越来越精准了。几点下、下在哪儿、下多少,全标注得明明白白。”

  马国忠告诉记者,精准判断降水量、降水时段、降水区域和降水类型,是一线防灾减灾部门急切了解的信息,也是近年来气象部门的重要发力点。

  内容更精准

  数值模式+人工订正

  精准判断落区降水量等

  如何做到精准预测?马国忠说,天气预报的产生,要通过地面观测、探空观测、卫星和雷达等观测设备提供现有的大气状况,再利用超级计算机、通过数值模式预报推测出未来的大气状况。预报员进行订正,形成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天气要素。“天气预报是一种预测科学。数值预报是根据大气实际情况,在一定的初值和边值条件下,通过大型计算机作数值计算,求解描写天气演变过程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方程组,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现象的方法。但大气运动有不确定性,需要预报员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预报经验,对数值进行修订。”

  他以本次哈尔滨冻雨为例解释道,降水相态的预报通常包括利用数值模式的云和微物理方案预报降水类型,及降水所经过路径上的温湿垂直廓线进行诊断的方法。

  马国忠说,预报员通过对温湿层结曲线的预报,及结合降水粒子在下落过程中的融合和再冻结物理过程,预报雨、干雪、湿雪、雨夹雪、冻雨和冰粒共六类天气现象。

  空间更精准

  可实现逐3小时

  5×5公里智能网格预报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6年,省气象部门就联合相关高校研制成黑龙江省综合预报系统,实现5×5公里的网格化预报。2020年我省引进新技术,智能网格预报又迈出重大一步,未来有望实现24小时内1×1公里的格点预报业务化。

  “这相当于把全省47.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分成了一个个小网格,每个网格大约是1×1公里,气象部门可以发布每个网格内的天气预报。”马国忠欣慰地说,省气象台于2019年成立智能网格预报研发团队,“2021年在全国网格降水预报大赛中,进入前十名。”

  赵广娜表示,目前智能网格预报,0~24小时预报产品的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水平分辨率达到1~5公里、逐小时更新;1~10天预报产品的时间分辨率3小时、水平分辨率5公里、逐12小时更新,提供降水量以及降水相态预报。

  雨雪过渡区的预测

  还有很大难度

  马国忠表示,天气预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的天气状况,在书籍中有其发生、发展过程的介绍。现在预报的难点是极端天气极端性的预测,极端天气时,为何会出现极值?同样的下雨天气条件,为什么有的地方没下,有的地方下得特别大?”他说,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也是气象人努力的方向。

  此外,他认为,夏季强对流天气“多点开花”,哪些地方出现什么天气类型,是目前我省气象科研的主攻点。同时,南北方天气条件差异大,以冻雨为例,在我省罕见,几乎没有可参考的资料。尽管使用了复杂的微物理参数化过程,降水相态预报的准确性仍然有待提高,因为降水类型对温度廓线的变化非常敏感,以至于在雨雪过渡区的预测还有很大难度。(丁燕)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