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每年的1月20日左右到来。今年大寒节气自1月20日16时29分20秒开始,共约14.8天。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正所谓冬去春来。大寒节气接近春节,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意谓酷寒、极冷。《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意思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鹰隼之类的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大寒节气的花信风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大寒时节,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景象。一般来说,大寒节气的气温与冬至节气相近,因此许多地方有“腊月有个小阳春”的说法。这种波动也是小寒后大地辐射吸散已平衡,大寒后辐射净吸收渐渐增多,受天气过程影响更显突出。此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前期略有增加。

天寒地冻,全国各地田间农活依旧很少。北方地区的农户多忙于积肥堆肥,为开春做准备,或者加强牲畜的防寒防冻。南方地区要加强小麦及其他作物的田间管理,做好经济作物的防寒工作也很关键。华南冬干,越冬作物在这段时间的耗水量较小,农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并不突出。不过“苦寒勿怨天雨雪,雪来遗到明年麦”,在雨雪稀少的情况下,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的耕作习惯和条件,适时浇灌,对小春作物生长大有好处。

大寒始,“年味”来。老北京人对于四季的饮食从不将就,常在大寒时节制作糕点。人们常会把加入核桃仁、桂圆、红枣三种果料的年糕摆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取名“消寒糕”。糯米补中益气、桂圆养心安神、红枣滋补气血、核桃健脾养胃,古人把这些宜寒冬食用的食材做成“消寒糕”,来抵御大寒节气的极寒之气。

而在江苏南京,本地人喜欢在大寒时节喝汤。在炖老母鸡汤里加入人参、枸杞和黑木耳,南京人爱喝汤,更是把汤喝出了文化,喝出了寓意。一碗人参枸杞炖鸡汤,喝得人从内到外暖意融融,也喝得人对春天愈加向往。

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既有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也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寒时节的上海南京路和淮海路的老字号里,卖得最好的自然是香肠和咸肉。虽然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自己腌制过年的肉,但那依然是人们难以割舍、刻在骨子里的情怀。

随着纬度的变低,冬天的寒凉之气开始越来越弱。在我国东南沿海,咸咸的海风里飘荡着大寒时节特有的味道。这味道来自闽台人大寒时节的专属民俗:尾牙祭。

农谚曰:“小寒大寒,杀猪过年”“过了大寒,又是一年”。人人都在动,走动、劳动、响动,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撒在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图个新年佳节的好口彩,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策划:张林 设计:郑义潇 摄影:刘建辉 技术:李响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新华网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