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活动

加强谋划推进,不断提升气象科普供给能力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3日 来源:科普时报

宇如聪

中国气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国家科学普及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发展全国气象科普工作,近年来,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稳步提升,2021年达到了80.76%,主要得益于从三个方面加强了科普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谋划,不断完善气象科普的工作机制。中国气象局与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国家气象科普基地管理办法》,与中国科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科协、应急管理部建立防汛抗灾应急科普联动机制,联合相关部委和地方党委宣传部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科普联动机制。印发了《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年)》。

二是深化部门合作,持续打造气象科普品牌活动。联合科技部、中国科协连续举办了4届气象科技活动周;联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举办了13届“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中国行”大型科普活动,累计组织2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受益群众达800余万人;在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与17家部委和40余家媒体合作,开展主题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网上阅读超1.8亿次。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气象科技下乡等活动也深受群众好评。

三是稳步提质增效,不断提升气象科普供给能力。气象系统坚持以政府和公众需求为导向,结合气象文化和地域特色,提升科普创新发展力。夯实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部共建国家气象科普基地,建成了全国省市县四级实体气象科普场馆体系。繁荣科普作品创作,2021年出版气象科普读物60余种,有4部科普视频入选2020年度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连续举办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建立了气象科普专家库。

下一步,中国气象局将继续贯彻国家科学普及决策部署,从以下三方面强化推进气象科普工作。

一是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与气象科普协作。扩大部门协作,国省联动,健全和完善重大灾害性天气科普联动机制。

二是推进气象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加强科研院所、实验室、野外基地的科普功能,将科普成果纳入科技成果评价,强化气候变化、青藏高原、风云卫星等重点领域的科普产品创作;增强分布在农村、校园、气象台站和公共科技文化设施的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能力。

三是持续强化气象科普品牌活动建设。与有关部门加强合作,积极做好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技活动周、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等科普活动。统筹集约气象科普活动,推动全国性气象科普活动由数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作者:宇如聪,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来源:《科普时报》2022年5月13日第02版 责任编辑:包宁)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