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永无止境,躬身实践未有穷期。当下,中国气象局101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各项活动正酣,2700余名青年深度参与,风云青年学习汇、风云青年讲堂、筑梦新气象等学习品牌活力奔涌,青年理论学习在气象部门向阳生长、欣欣向荣。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和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年轻干部教育引领工作座谈会精神,把青年工作作为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固底板”战略性工作。既着眼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全局,又紧密结合青年群体特点,通过健全“四机制”,打造“三阵地”,坚持“三融入”,大力提升青年理论学习质效,充分发挥青年在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健全“四机制”,让青年理论武装“强”起来
固本培元,以学铸魂。中国气象局搭建青年发展平台,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实施列席机制、建立共建机制、强化激励机制等“四机制”,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激励青年、引领青年。
完善制度机制。坚持把强化青年理论武装作为“一把手”工程,出台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规则,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机制、导师导学制度等,把青年理论学习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谋划部署,并滚动制定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定期监督指导。
实施列席机制。常态化推荐青年列席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推动各省气象局和直属单位落实青年列席机制,不断提高青年的政治站位和理论素养,发挥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领学促学作用。
建立共建机制。鼓励业务链条“上下游”“左右岸”的直属单位和省级气象局团组织“结对子”开展青年学习交流活动,搭建国、省、市、县联学联建平台,推动各单位青年互学互鉴。
强化激励机制。制定青年标兵评选表彰办法,选树青年学习标兵、岗位建功标兵、科研攻关标兵等,激励青年立足岗位、创先争优。
打造“三阵地”,让青年理论学习“活”起来
中国气象局紧扣时代特点和青年特点,积极打造制度化、常态化的理论学习品牌,通过抓实研习阵地、抓实培训阵地、抓实宣传阵地等“三阵地”,以润物无声地方式推动青年理论学习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抓实研习阵地。把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学习任务。自2020年以来,共组织开展47期“风云青年学习汇”学习活动,综合运用导学领学、集体研讨、主题联学、参观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研讨,促进青年常态化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此外,定期开展“风云青年讲堂”活动,让青年先进典型“上讲台”,增强学习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实现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同步提升。
抓实培训阵地。用“体验式”“沉浸式”红色教育锤炼青年干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中国气象局组织青年干部职工赴延安参加革命传统教育训练营,传承延安精神和人民气象事业优良传统,每年举办气象部门团干部政治能力提升培训班。
抓实宣传阵地。创办“风云青年”微信公众号,持续刊发工作动态、活动宣传报道和体会文章等,推广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经验做法,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坚持“三融入”,让干事创业热情“燃”起来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中国气象局坚持融入思考奋进、融入实践锻炼、融入岗位建功等“三融入”,让扎实过硬的作风在干事创业中得到充分体现,激励青年在气象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
融入思考奋进。通过开展青年读书实践活动,宣传展示“我爱诵读”音频、“好书荐语”视频、改进工作的“金点子”,不断拓展青年读书、交流、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此外,还组织青年围绕“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青年怎么做”开展大讨论,以“青春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融入实践锻炼。通过常态化开展青年专家下基层活动,将先进技术、优良作风带下去,将基层心声、基层智慧带上来,让青年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开展“筑梦新气象”“根在基层”“关键小事”青年调研实践活动,不断提高青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融入岗位建功。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青年同志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切实担负起职责和使命,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做好“23·7”华北极端暴雨、台风“杜苏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重大天气预报服务,完成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积极投身“风清”“风雷”“风顺”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工作,在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全球气象业务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尤悦 王婉 责任编辑: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