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据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推动气象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现向社会公开征集气象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总结气象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运营和应用过程中取得的成效,遴选推广先进做法。具体事项如下。
一、背景意义
气象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是经过采集、加工等数据处理,可直接用于人工智能模型开发训练,有效提升模型性能的多元数据集合,如图集、数集、标签集、指令集、语料库等。当前,气象数据与其他领域数据深度融合应用,气象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运营、行业应用、生态培育等方面已进行了积极探索,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案例。总结推广这些经验,有助于打造标杆示范效应,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持续推进气象行业高质量数据供给,赋能“人工智能+”行动。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主体。申报单位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登记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科研院所、高校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近三年经营状况良好,在信用、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方面无不良记录。涉及多个主体的,可结合实际情况联合申报。支持相关行业的链主单位、第三方服务商等主体申报。
(二)征集方向。面向建设方、服务方、应用方、平台运营方等重要相关方,征集气象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案例,包括但不限于建设、运营、应用、技术研发、生态构建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典型实践。
(三)案例要求。案例应为已实施完成的实践成果,具备先进性、创新性、示范性、合规性和成效性,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适合向社会公开推广。鼓励与数据标注基地、行业链主等单位协同联动,突出数据集建设与模型应用协同发展成果。案例内容需符合法律法规及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要求,无知识产权争议。
三、工作安排
(一)申报要求。请申报单位按照《气象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申报书(模板)》(附件)编写申报书并盖章,连同申报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必要的案例相关证明材料一并报送。申报单位原则上不得修改申报书格式,需突出案例特点、应用成效和推广价值,要求信息真实、数据准确、尽量用可量化指标描述,案例篇幅不超过3000字。证明材料可包括技术先进性证明、建设运营成熟度证明、专家技术成果鉴定、检测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等材料。
(二)材料报送。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27日。各申报单位于截止时间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数据管理处,010-58993054),包括盖章纸质版一式两份和一份光盘(包含可编辑版和PDF版)。同步发送电子版(包含可编辑版和PDF版)到指定邮箱shuju@cma.gov.cn,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征集+申报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
(三)审核推荐。中国气象局将组织专家评审,择优推荐至国家数据局参加遴选,优秀典型案例将推荐纳入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体系进行推广。
咨询电话:010-68408532
附件:气象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申报书(模板)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
2025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