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滚动预报追踪多变天气
来源:中国气象报   发布时间:2020-08-14
分享到:0
  8月11日,气象部门发布天气预报,预计8月12日至13日京津冀地区将有一次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为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为此,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向市民发出了减少出行的提醒和各单位弹性上班的倡议。而截至8月12日17时左右,尽管全市出现了阵性降水,但是,预报中的大暴雨并没有出现。于是,网上出现了一片调侃声音。“说好”的大暴雨没来,是预报不准还是对暴雨滚动预报的理解有偏差? 
  什么是滚动预报?不断更新的天气预报
  顾名思义,滚动预报就是不断更新的天气预报。关注气象的公众都知道,预报员以数值预报为基础,再综合运用各种信息分析,最后得出预报结论。
  但大气环流形势每天都在调整,天气系统时刻发生着变化,所以,预报员就需要用最新的观测资料和数值模式结论制作出预报产品,再进行订正,最终给出最新的天气预报产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预报员可以“随便”给出预报结论,然后全凭天气过程来临前再更新预报结论。滚动预报关注重点包括那些中小尺度的灾害天气,这些天气系统“变脸系数”高,发展趋势难以提前准确把握。
  为啥要看滚动预报?暴雨预报是世界难题
  下一场雨,就好像从天上往地上泼一盆水。预报员可以预测大致的水量,也能预测大概哪些地面会被水打湿,但同时,水一定不会均匀地落在地面上,有些地方打湿的面积大,有些地方落下的水比较少,也有未被水溅到的地方,要预知地面上每个点被打湿的程度,难度很大。
  就暴雨而言,它是不同时间尺度、不同空间尺度影响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对与暴雨有关的各方面条件和资料进行全面和综合分析很难得出正确的预报结论。从常规高空观测系统上看,目前它所提供的有关暴雨的观测资料和信息主要是针对天气尺度,而对直接造成暴雨的中小尺度观测并不充分,甚至十分缺乏。这就好比用网捕鱼,网眼太大,小尺度的天气系统难免会成为“漏网之鱼”。
  所以暴雨预报中,常会出现“局地”这一名词,正是因为以目前的预报能力,往往只能提前预报局地强天气可能出现的范围,还不能提前预知其发生的准确位置。从整个气象行业范围来看,暴雨预测的准确率也一直不高,属于世界难题。
  怎么看滚动预报?官方网站及微博微信
  现在,随着智能网格预报技术的发展,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已经实现逐小时更新,降水预报甚至可以实现逐10分钟更新。而各省、市级气象部门在中央气象台产品的指导下,通常可以做得更精细,预报滚动更新的频次可以达到分钟级,同时可以实时更新预警信息。公众通过全国各地气象部门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都能看到不断滚动更新的预报结论。
  另一方面,如果决策者和公众能养成看滚动预报的习惯,就不会因为前一天看到预报的雨量不太大,第二天就放松和懈怠,不再查看最新的天气预报;也不会因为某个时刻雨停了,就认为已经安全,而不去留意如果再来一场雨,是否会有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发生。
  因此,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打开官方平台或者手机App的雷达图,查看及时更新的短时临近预报,并根据天气预报来安排出行计划,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0年8月14日三版 责任编辑:王美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