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把脉,才能“风光”无限
来源:中国气象报   发布时间:2020-12-31
分享到:0

  本期嘉宾: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研究组主席、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巢清尘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记者 卢健

  本期观点:

  清洁能源“挑大梁”,必须系统性考虑整体布局问题,实现跨部门跨学科统筹规划。

  加强气候变化风险的早期预警和评估,提高社会的气候韧性,仍是最现实和最紧迫的任务。

  从“气候变化只是‘阳春白雪’”,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可使中国‘更富足’”,当下,全社会正在见证一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深刻的理念之变。理念之后,便是行动,这道与地球上每个国家、每个行业、每个个体都息息相关的系统性作业题,或将很快“细分到人”,对于它的难度系数我们有足够的认识吗?哪些准备工作可以提前着手,以便更好地完成呢?

  碳中和政策落地呼唤精细化服务能力

  要做好碳中和这道算术题,一方面要减少碳源,另一方面要增加碳汇,核心则仍是“做减法”,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又在其中被寄予重托。“一旦高比例的‘风光’资源配上了,如何保证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巢清尘抛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其背后更宏观的问题,是自然资源利用背后的气候风险问题。

  与能提供持续稳定电力输出的火电不同,风电、光伏发电等与自然资源条件紧密结合在一起,也因此有很多约束条件,比如不同区域资源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即便在同一区域,年内变化甚至天内变化也十分明显。因此,时空异质性和稳定性所带来的风光间歇性、波动性对电网运行带来巨大挑战。

  “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不是靠某一部门甚至不是在某一地区可以实现的,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系统性地考虑整体布局问题,跨部门跨学科统筹规划。”巢清尘表示。以全链条上的“气象环节”为例,如果按规划编制和政策落地两个阶段来区分,第一阶段需要有高精度的“风光”资源普查为依托,第二阶段的实时运行则要有精准的实时监测预报来保障。

  此前,气象部门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普查和评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工作在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都有体现。而在科学支撑方面,国家气候中心牵头针对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的时空互补性做了深入研究,发现在风电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系统中,扩大空间范围可以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提出了不同地区风电光伏开发的最优配比地图。“未来,实时运行保障对于服务精度要求将会更高。”巢清尘表示。

  同时,气候系统的精密监测将有效配合各种核算方法,支撑碳中和目标的评估工作,建设温室气体监测网和碳中和潜力监测评估体系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路径选择。“基于地基、空基、天基等多元协同观测资料,结合反演技术、同化再分析和数值模式,实现综合天空地一体、标准化、长期和高精度的双向区域碳循环综合监测和评估,将实现‘风光’资源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为政府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撑。”巢清尘说。

  构建气候变化风险和韧性社会业务服务体系

  碳中和目标实现不易,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清零”道阻且长。由于温度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响应有滞后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又对温升变化的响应有滞后性,因此即使各国的碳中和承诺都能实现,全球温度上升脚步并不会停下;即便全球温升在本世纪末控制在2℃或者1.5℃以内,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现等仍将继续发生。所以在巢清尘看来,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必须两条腿走路:既要有“减缓之方”,也要有“适应之法”。对于二者的关系,巢清尘表示,尽管长期、根本地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要靠减缓,但适应仍然是必不可少,并且是“更急迫、更现实的”。

  具体来说,从过去到现在,气候变化的很多影响已经发生,对此,如果不通过适应手段来加以调整改变的话,就没有办法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从现在到未来,减缓措施真正发生效果,尚需一段时间。过去或者现在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气候效应,还会影响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对于已经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影响和风险,必须要靠适应措施来减少不利影响。

  实际上,适应措施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比如,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的背后,也有种植调整、品种选择等技术进步发挥的作用。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加强气候韧性社会建设仍是最现实和最紧迫的任务。“具体来说,建立碳中和目标下能源气候服务、生态气候评估服务、大气污染气候预测评估及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风险预警等业务体系,有效管理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都有重要意义。”巢清尘表示。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0年12月29日三版 责任编辑:王美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