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06-10-12 |
当唐朝大诗人李白畅饮美酒后高呼“欲上青天揽明月”之时,他决不会想到,真正的青天除了浪漫和诗情画意以外,还有许多神秘莫测的危险,空间天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安全。
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4日至10日确定为“世界空间周”。今年“世界空间周”的主题是“探索空间,挽救生命”,旨在呼吁人们重视空间技术对于挽救人类生命的重要意义,如灾害监测预警和处理、远程医疗和环境保护等。
高能粒子辐射威胁人类安全
1965年2月和1972年8月曾发生过两次大的质子事件。前一次使地面的中子数增加了约90倍,大气中的14C同位素增加了10%;后一次使平流层中的臭氧长期地减少15%。
臭氧层的存在可以不致有太多的紫外线到达地面,对人类和生物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臭氧的减少会引起海洋陆地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和恶性变化,会增加皮肤癌患者。
太阳爆发的高能粒子辐射会危及宇航员的生命安全。高能粒子能穿透人体细胞,使组成细胞的分子发生电离,毁坏细胞的正常功能,严重的会损坏DNA。这种辐射的主要后果包括严重灼伤、不育、肿瘤和其他组织的损伤,严重的可导致迅速死亡。
在美国Atlantis航天飞机发射Galileo卫星时,宇航员眼睛感觉到闪光,这是高能粒子轰击视网膜所产生的后果,直到质子事件过去,这种情况才会减退。如果这期间在舱外活动,失去了飞船的屏障,宇航员就会受到致命的辐射。另外,太阳质子事件还会对在高空飞行的飞机上的乘客产生辐射危害。
带电粒子流影响航天器安全
即使在没有突发性的空间天气事件发生时,低轨卫星在穿越南大西洋异常区域时也会受到强烈的粒子辐射,因此,卫星在此区域发生的异常事件非常多。
在地磁暴期间,地球周围的带电粒子数量和能量增加。当航天器穿过这些高能环境时,会发生表面充电、内部击穿放电和航天器与空间击穿放电,以及深层充电等严重威胁航天器安全的现象;太阳高能粒子的轰击还会导致单粒子事件,改变计算机的软件指令,甚至导致微芯片的物理损坏;空间天气事件发生期间,地球高层大气会被加热并膨胀,从而显著增加对航天器的拖曳力,导致航天器轨道下降和寿命缩短;在强磁暴期间,同步轨道卫星会经常穿越地磁场反转的区域,对于使用磁定位的卫星来说,姿态控制可能出现方向性错误。
据初步统计,航天器发生的故障中,36%是由于空间天气事件引起的。美国地球同步轨道卫星TDRS-1在1983-1993年间就遭遇了4468次单粒子事件。在美国NGDC(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收集的五千多条记录中,有一半诊断为空间天气事件引起的故障。我国“FY—1B”气象卫星因多次单粒子翻转事件导致姿态控制故障而过早失效。
电离层扰动干扰通讯导航定位
任何以电磁波方式传输信号的通讯系统,当其信号穿越电离层,或在其下部传播时,都会受到电离层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强烈的太阳耀斑发生时,X射线和紫外谱段的辐射强度在短时间内大大增加,X射线甚至可以增加几个数量级。从太阳耀斑开始发生后的8分钟多的时间,射线到达地球轨道,使电离层D层内电子密度剧增,高频无线电信号发生衰减,乃至通讯中断。
1998年4-5月间,太阳风暴导致了空间灾害事件的发生,美国银河4号地球同步轨道通讯卫星失效,影响到4500万通讯客户。1994年1月,在一次空间天气事件发生期间,通讯卫星不再指向地球,广播、电话等不能正常工作,加拿大和美国部分地区所有的电视画面消失。
导航及定位系统也是利用无线电波来工作的,因此也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LORAN和OMEGA系统的信号传输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干扰。OMEGA系统是由分布在全球的8个发射器组成的,飞机和船舶利用这些发射器发出的甚低频(VLF,10kHz至100kHz)信号来确定其位置。在电离层扰动期间,由于D区电离突增,底高会突然降低,这个高度的快速变化,在确定物体的位置时可产生几千米的误差。电离层闪烁会影响GPS精度,尤其是在临近地磁赤道时,甚至会引起系统的失灵。
地磁场影响电力石油管网
空间天气事件发生期间,地磁场的强烈变化会感应一个高达20伏特/公里的地球表面电位,其在长距离输电线路上产生的直流感生电流会使变压器产生所谓的“半波饱和”,产生很大的热量,使变压器受损甚至烧毁。快速扰动的地磁场可在石油、天然气等长距离管道内产生明显的感生电流。这时,管道中的流量表可产生不正确的流量信息,管道的侵蚀率也会明显增加,并可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989年3月13日,一个强磁暴使加拿大魁北克的一个巨大电力系统损坏,使得6百万居民遭遇停电长达9小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美元。据美国科学家估计,这次事件如果发生在美国东北部,直接经济损失就可以达到30亿至60亿美元。国内某电网2004年16次原因不明的故障中,有8次与空间天气事件有对应关系。
除此之外,空间天气还影响着气候、生物以及国民经济多个领域。如果能提前作出准确的预报,无疑会给民生安全带来巨大的保障。但是,对空间天气的探索,我们只是迈出了一小步,空间天气轨道建设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来源于2006年10月12日《中国气象报》作者:冉瑞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