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氧吧”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01-06-28
分享到:0

  悉,今年5月4日,蒙山游客达6.07万人次,比该日泰山多了2万人次。可见蒙山的固有真面目正在被人们所认识,特别是科学家给予了它很高的评价。

  蒙山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系蒙山山脉主山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境内。蒙山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百余里,奇峰耸立,峡多涧陡,古木怪石林立,有名的山峰就有百余座,人称既有泰山之雄壮,华山之险峻,又有黄山之秀丽,雁荡山之奇。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季林海花潮,夏季飞瀑流水,秋天漫山红叶,冬天踏雪寻梅,是休闲避暑之胜境,回归自然之佳地。

  蒙山属暖温带季雨性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12.8℃,降水量998毫米,无霜期191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至今民间仍有蒙山一带每年都出现“七十二场浇花雨之说”。适宜的气候条件孕育了蒙山丰富的生物资源。据调查,蒙山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有乔木43科129种,灌木16科59种,草木植物20科200种,药材150科559种,野生动物10科15种,鸟类28科78种,素有“百里林海”、“天然课堂”之称,生态环境异常优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利用世界先进设备,对蒙山进行了系统性的监测,测得蒙山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万个,是北京地区的195倍,蒙山地区因此被科学家称为“天然氧吧”、超洁净地区、中国最佳绿色健身胜地。

  蒙山为历史名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蒙山的壮丽秀美,素有“蒙山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七十古刹”之称。龟蒙顶、云蒙峰分别海拔1159米、1108米,双峰耸立,肩托苍穹,兀立如柱,直剌青天,至今还没有人登上过。这里的自然景观以蒙山叠翠、叠瀑、云海、日出、林海花潮、赏涛观瀑、蒙山秋色、雪山玉谷最为出色。远眺蒙山,墨绿如染,近观山上,林木覆荫,遮天蔽日,只闻鸟语,不见踪迹,满目青翠,荡涤心胸,此即为“蒙山叠翠”。若逢春夏之交,连翘花、杜鹃花、山樱桃花竞相争艳,连绵不绝,峰回路转,彩花绿草如潮水一般涌来,是谓“林海花潮”。始登蒙山,拾级而上,紧伴着您的便是一条狭长的山谷,水流湍急,落英缤纷,在重岩叠峰处形成或大或小的瀑布,远远望去瀑瀑相连,名谓“叠瀑”。最能展现蒙山瀑布风采的便是水帘洞,传说此洞500年开一次门,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孙膑与其师兄庞涓曾在此随鬼谷子王禅大师习文练武,此处瀑布蔚为壮观,飞流直下,形如滚雪,声似奔雷,霰雨飞溅,构成了一段雄壮精彩的乐章。水帘洞周围还有升仙台、鸳鸯松等景点。运气好的游客,能在晴朗的天气看日出,云蒙峰上观云海。

  蒙山还有众多的人文历史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蒙山天麻场周围有古庙址四处,现仅修复了两王庙。历代帝王、文人墨客也多有游览蒙山者,孔子登临留有“登东山而小鲁”之说,李白、杜甫同游留下“醉眼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之佳句。苏轼也留有“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龟蒙漏泽春”的题字。清圣祖玄烨、高祖弘历南巡时都曾游览见蒙山。

  更值得一提的是沂蒙山区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曾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因而这里也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精锐部队五大王牌主力之一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中将师长张灵甫,孟良崮由此而名扬海内外。

  蒙山以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天然氧吧”、超洁净地区吸引着不同层次的旅游爱好者来此寻幽览胜,休闲健身。它已与泰山、曲阜相呼应,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文、自然旅游的金三角。年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 (来源于2001年6月28日《中国气象报》 作者:张喜杰 孙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