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气象报 发布时间:2020-07-27 |
副热带高压,人送外号“588线”。到了夏天,副高的名头更是响亮,雨带的变化、高温的持续、台风的走向,似乎大多数的天气变化都与其形影不离。什么是副高?它又与我国的天气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
其实,“副高”是小名,“副热带高压”才是大名。副高是指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高压系统,其水平范围可达数千公里。副高是行星尺度天气系统——水平尺度在3000千米以上,生命期为3~10天或更长的天气系统,在天气系统中水平尺度、时间尺度均为最大。与副高的“高大魁梧”相比,台风、强对流天气系统都难以和它比肩。
副高本应像“仙女腰带”般环绕地球,可由于海陆和地形的差异,分裂为若干个高压中心,其中,西北太平洋上的高压中心,也就是西北太平洋副高,便是影响我国夏季天气变化的关键因素。它常年存在,是一个稳定而少动的暖性深厚天气系统。在夏季,因为强度大,其范围几乎可占整个北半球面积的1/5至1/4;在冬季,它的强度和范围都会减小。西北太平洋副高大多情况下呈东西扁长形状,中心有时有数个,有时有一个。
一般来说,副高夏季主要活跃在东经130°至180°、北纬20°至30°之间。但它个性极不安分,喜欢到处“遛弯儿”。夏季,副高主要盘踞在我国华南、江南、江淮、黄淮等东部季风区。鼎盛时期,其势力还扩张到西南地区东部和西北地区东南部。
副高是“雨水制造机”,它的强弱和位置是直接影响我国夏季雨带分布的“指挥棒”。副高西部的偏南气流是向我国大陆东部输送太平洋暖湿水汽的天然“传送带”,而其南侧的东风带则是热带降水系统活跃的地区。一般而言,每年从冬季到夏季,副高会有规律地自南向北推移;从夏到冬,又有规律地自北往南撤退。我国降水带的南北移动同副高的季节活动相一致,通常降雨带位于副高脊线以北约5至8个纬度。随着它的位置自南向北移动,从每年3、4月份开始,我国会陆续出现华南前汛期、江南-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华北雨季、东北雨季等。
副高能让多地“高烧不退”。副高控制的区域,相当于在地面上扣了一个大蒸笼,将出现持续晴热天气。这是因为副高的内部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增温强烈,低层水汽难以成云致雨;此外,气压梯度小,所以风力微乎其微。在这种状态下,太阳辐射可以更多到达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气获得更多的热量,大气温度明显攀升。因而在副高控制的地区,往往高温少雨。如果副高强盛,就非常容易开启“烧烤”模式,局地气温甚至破历史极值。
副高还是台风的“指挥棒”。影响我国的台风大多数都生成于西北太平洋。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台风,又大多产生于副高的南缘,并沿着副高的外围移动。通常而言,当副高呈东西带状,且强度稳定时,其南侧的台风将向西移动,路径稳定;如果副高强度不强,台风移动到其西南侧时,会导致副高东退收缩至海上,台风也有可能因此转而向北移动;另外,台风还可使较弱的副高断裂,并从其中间穿过北上。(张明禄)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0年7月24日四版 责任编辑:王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