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情大考下,如何补齐基层气象业务服务短板
来源:中国气象报   发布时间:2020-09-09
分享到:0

  今年梅汛期,我国南方多地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降雨过程,为气象服务工作带来巨大挑战。面对防汛救灾调度指挥决策,基层气象部门在业务技术和服务机制、监测密度手段、预报精准程度、服务响应速度等方面还存在哪些差距?如何进一步提升气象保障能力以满足更高标准的防汛救灾要求?本报邀请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相关省份气象部门共同分析梳理,提出思考建议。

  找能力差距:防汛调度要求气象信息更精更准

  基层普遍认为,目前各地在防汛工作中对气象工作越来越重视,要求依气象预报进行防汛部署。然而,这种高期待对气象部门来说也是极大挑战,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工作与防汛调度指挥决策的高要求尚存在差距。

  从气象监测来看,首先是强降雨的监测精密程度与服务需求存在差距。服务于中小河流洪水调度、地质灾害隐患防御和城市内涝应对等相对应的强降雨监测点密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偏远地区观测站点较稀疏,长江航道、重要桥梁、港口等重点服务区域观测站点尚不满足山洪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预警、工程设计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监测需求。其次,对雷电、局地大风的监测手段有限。雷电、大风对护堤抢险人员和工程影响大,但缺乏有效实时监测手段,垂直廓线观测能力存在差距。有的省份已经建立覆盖全境的二维、三维雷电监测网,但由于观测站空间密度低,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风的监测能力还有短板。

  从预报精准度看,防汛调度指挥决策对暴雨预报的强度、落区、起止时间、提前量要求较高,但在现有的技术下,预报精准度难以满足需求,快速循环同化更新数值预报、延伸期预报关键技术、智能网格预报系统等有待完善。流域气象业务需要加强,流域内天气影响因子虽相似,但流域面上降雨量差异仍然很大,需要以流域为单位根据下垫面进一步细分子单元,开展更加精细的监测与预报。此外,对灾害性天气致灾机理研究、气象灾害风险的精准识别和科学研判等能力还需提升。

  从服务响应速度上看,适应个性化需求的动态服务产品快速加工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服务需求。如在大型水库泄洪等防汛调度指挥决策中,决策者随时会提出个性化服务需求,且时效要求高。但不少省份在实践中发现,当面临重大决策时,由于智慧气象服务针对性技术开发应用不够,还不具备快速定制产品的能力。此外,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专业性要求较高,但在当下的社会风险意识、防御知识储备水平下,公众很难在风险化解的最佳时机做出响应。

  补机制短板:服务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

  防汛救灾工作涉及多方面、多部门,需要统一部署、部门联动。但在具体工作中,基层认为气象、水文、地质等部门降雨监测设备还存在标准不统一、数据不一致和重复建设等情况,决策研判缺乏统一数据支撑。而深化地方机构改革后,气象服务地方新部门的机制、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服务产品的具体内容、时间和频次有待理顺,与防汛相关部门的需求对接和服务融合有待强化。

  预警信息发布是防汛救灾“最后一公里”,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和传播时效上还要再下功夫。媒体和网络传播气象信息存在着发布时效不一致、覆盖面不高、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手机短信发布容量有限、对象不确定和发布流程复杂,真正实现信息到村到户到人尚需努力。

  另外,对于气象部门来说,气象设备的更新机制也亟待建立。多地反映部分区域自动气象站、天气雷达等关键设备老化,故障率偏高的问题。设备故障率高,加之备件储备不足、维修人员能力有限等因素,易致观测数据失真或中断。眼下2G基站逐渐退出服务,气象监测设备随之面临模块升级任务,其配套经费安排也需提前谋划。

  探改进思路:聚焦观测布局、预警预报业务、协调机制准发力

  针对防汛救灾气象服务面临的短板挑战,各地认为首先应加大满足防汛需要的气象监测设备布设力度。在防汛重点地段增加雨量站布设。增设气象设备更新维护预算,建立气象设备的维护管理机制。增加大气电场仪、风廓线雷达等布设,加强对雷电、强对流天气的实时监测。同时,加大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和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科研力度,提高观测数据质量,丰富气象观测数据产品。

  其次,提高满足防汛需要的预报预警时效和精度。大力发展智能预报业务,改进和完善全球同化预报业务系统和集合预报系统。强化模式预报后处理技术研究,组织推进智能预报业务建设。加强灾害性天气短临预警和常规要素智能网格预报核心技术和客观方法研究,推进延伸期智能网格预报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完善实况分析业务,开展国家级实况分析产品的本地业务应用和检验评估工作。进一步推进空间分辨率为1公里的三维实况资料融合分析业务建设,建设0-12小时省市县一体化的短临预报预警业务,实现短临1公里空间分辨率的要素和强对流分类预报预警网格产品省市县协同订正制作。发展省级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大力提高省级强降水具体落区预报能力,加强快速同化循环技术的应用。发展气象次生灾害风险预警技术。布局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孕育、发生、演变特征和气象灾害衍生次生规律,发展气象灾害风险预估、评估和预警业务。

  第三,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协调机制。打通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尽快建立稳定、迅速、广覆盖的专业传播渠道,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手机短信全网发布机制、电视广播即时插播机制。推动将突发事件预警发布融入社会应急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利用基层网格化平台和公共服务社区网格平台等及时发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解决当前雨量观测站点“布局不统一、标准不一致、建设不同步、资料共享不到位”等问题。完善以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形成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防御、灾害发生救助以及灾后重建的有机链条,完善合作研判机制,出现重大气象灾害时相关部门联合会商研判决定信息发布范围和防御措施。(采访整理:李一鹏 赵晓妮 叶奕宏 信息支持:安徽、湖北、江西省气象局)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0年9月7日三版 责任编辑:王美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