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今年汛期 哪些天气最牵动你的心?
来源:中国气象报   发布时间:2020-10-15
分享到:0

  在不少公众眼里,2020年汛期有些“不走寻常路”,3个台风集中北上东北、7月无台风出现等让人印象深刻。公众对哪些天气气候事件印象最深?我们在网上举行投票活动,从结果中选出关注点,回应关切点。

1949年以来首现“7月空台”
中国气象报记者 李慧
 

  今年7月注定会成为中国气象史上不平凡的一个月,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零台风。
  从常年来看,7月是台风“高影响时段”,2019年7月底前就有7个台风生成。1949年至2019年,7月共有292个台风生成,7月平均生成4.1个。但今年台风却不按常理出牌,出现“7月空台”现象。1949年至2019年,还未发生过7月台风“轮空”的情况。今年7月的台风去哪了?
  对于盛产台风的7月来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无台风生成的情况实属罕见。历史上,该区域7月最多生成过8个台风,分别是1954年、1957年、1985年和1998年;最少也有1个台风生成,分别为1967年、1971年、1994年和2017年。
  从常年来看,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副高)北上和季风活动增加,通常7月份台风活动会有明显增加。在全年都有台风活动的西北太平洋上,台风活动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其中以8月发生频率最高,9月次之,7月位居第三。根据1949年至2019年台风数据统计,7月份生成的台风个数在全年占15.2%。
  然而今年,不仅仅是7月台风活动锐减至“缺席”,自1月至9月21日,台风活动显著偏少、强度偏弱。数据显示,近30年来,1月至7月平均生成台风个数是8.1个,其中生成个数最多的是2015年(13个),生成个数最少的是1998年(1个)。与1949年至2019年历史同期相比,今年1月至7月台风生成总数偏少6.7个,为1949年以来除1998年以外生成台风最少的年份。
  为何今年7月台风不“露面”?
  台风生成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低层大气温度和湿度主要取决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二是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三是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四是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对于今年来说,副高是抑制台风生成的原因之一。今年副高强度异常偏强西伸,赤道西风位置偏西,南海与菲律宾以东洋面的海平面气压异常偏高,不利于低层热带对流发展,因此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此外,赤道辐合带不够明显、组织性不强,且离陆地太近,水汽补充不强,所以不利于热带扰动的整合增强。

东北半月内遭台风“三连击”
中国气象报记者 王玫珏

  从8月27日至9月上旬,我国东北地区先后受到今年第8号台风“巴威”、第9号台风“美莎克”和第10号台风“海神”侵袭。半个月内接连有三个台风影响东北地区,为历史首次。
  据统计,1949年至2019年,共有189个台风登陆广东,台湾、福建、海南等地也常被台风光顾,而登陆东北地区的台风则屈指可数。从1949年至今,有13个台风(包括热带低压)登陆东北地区,且登陆地点都在辽宁。
  相较于台风登陆而言,东北地区更容易受“二手台风”影响,从历史数据来看,平均每年影响东北地区的台风有1.2个。然而,今年的台风似乎更“钟情”东北地区,接二连三北上,先有“巴威”“美莎克”,后有“海神”赶来“凑热闹”。
  与其说今年的台风“钟情”东北地区,不如说是台风在大尺度环流下的“被迫之举”。台风的移向会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副高)、西风带槽脊、台风内力、高层系统、双台风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有决定权的还是副高。
  在经历1949年以来首次“空台”的7月后,8月副高开始北抬东退。当这个长期盘踞的副高松动后,8月至今,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就陆续生成8个台风,其中有3个登陆我国,较常年明显偏多,台风活跃的阶段性特征突出。其中,第4号台风“黑格比”趁副高东退势力松散之时,依靠积蓄的力量,打开一条北行通道,成为今年第一个北上的台风。随后,第5号台风“蔷薇”也沿路北上,进入高纬度地区。虽然它并未对我国产生较大影响,但连续两个北上台风给大气环流带来扰动,如同掷入水面的石子激起涟漪,为“巴威”等三个台风的到来营造氛围。
  如果把台风比喻为锅内煮沸的水,那么副高内部的下沉气流就如同一个高压锅盖,抑制着台风生成。同时,副高的顺时针环流又会引导台风沿其边缘行走。因此,当副高势力减弱,位置向北抬升、向东退去,之前被“高压锅盖”压制的地方,水汽会迅速“翻滚”生成台风,并呈现沿着副高西侧行走、适时北上的趋势。
  能否开辟出一条北上通道,并一路奔袭至东北,就要看台风是否有维持本身强度的内在实力,以及大尺度环流系统等引导北上的外在条件。其中,高海温、充足的水汽输送、高空出流等因素,可以为台风维持强度提供充足“动力”;副高形态经向度大,西风槽强烈发展,东北切断冷涡等系统引导,决定了台风北上的移动路径。
  此前,“巴威”和“美莎克”都是受副高的引导不断北上,给东北地区带来了强风雨天气,“海神”也有类似的经历。这些台风虽未正面登陆东北,而是从其他地方登陆的“二手货”,但风雨影响依然不容小觑。一方面,影响降雨的因素较多,降雨落区并非局限于台风中心或登陆点,在水汽输送充足、上升运动强烈的区域,强降雨就有可能光顾。另一方面,台风登陆后,有可能与冷空气打个配合,有利于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或在地形的作用下,产生更强烈的垂直运动。

中央气象台连发暴雨预警超一个月
中国气象报记者 张明禄

  从6月2日到7月2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暴雨预警31天,持续时间为近年来少见。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介绍,持续发布预警与今年梅雨期特殊的大气环流形势有关。6月至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副高)稳定维持在比较偏南的位置上,副高边缘的暖湿气流与中纬度冷空气长时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江淮地区反复出现暴雨过程,而且强降雨过程发生的间隔时间短、持续时间长,因此中央气象台连续针对性发布暴雨预警,并根据降水强度变化及时调整预警级别。
  在历年重大持续性灾害天气过程中,中央气象台连续多日发布预警的情况,不止一次。如2016年6月30日至7月10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11天暴雨预警。除了暴雨预警,中央气象台有时也会连续多日发布高温、大雾预警等,4天至5天的情况较多。但像今年连续发布31天暴雨预警的情况为历史罕见,属2010年以来首次。
  陈涛分析,2020年天气气候特征异常,如6~7月长江中下游极端梅雨、8月四川盆地极端暴雨、8月下旬至9月初连续3个台风北上影响东北地区,都属于比较罕见的天气事件,这造成中央气象台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的期数、持续时间异于常年。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加,中央气象台对应发布预警的频次也相应增加。
  中央气象台一天滚动发布3次预警,分别是每天的6时、10时、18时。据统计,从6月2日至7月2日,中央气象台共发布暴雨蓝色预警51期、黄色预警42期。7月3日6时,中央气象台解除暴雨蓝色预警。但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新一轮强降水过程,7月3日下午到7月12日,中央气象台又再次连续发布暴雨预警。
  什么情况下会触发暴雨预警?据陈涛介绍,中央气象台的暴雨预警由低到高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其严重程度,由低到高递增。不同级别的暴雨预警有相应的预警标准,主要是根据未来24小时降雨的强度和落区范围来决定。以暴雨蓝色预警为例,如预计未来24小时两个及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地区将出现50毫米以上降雨,且南方地区有成片(5站及以上)或北方地区有分散的超过100毫米的降雨,或者已经出现并可能持续,中央气象台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为了让各地、各部门和公众做好暴雨防范工作,中央气象台每次发布预警都会重点指出强降水的最强落区及范围。同时,会有相应的防御指南,如提醒相关地区和部门注意防范降水对交通、城市内涝等方面的影响,提示公众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暴力梅”待机超长
中国气象报记者 刘钊

  这个夏天的梅雨,注定将成为当地人难忘的回忆。6月1日,它早早登场,到8月2日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梅雨带来了大量降水,在长江、淮河流域制造了数不胜数的凶险汛情。这个梅雨季,无论从持续62天的时间维度看,还是从759.2毫米的降水量维度看,都成为1961年以来的历史最大值。让我们从数据的角度,全方位复盘这个超长、暴力梅雨季。
  依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梅雨监测结果,参照《梅雨监测指标》国家标准(GB/T 33671-2017),我国江淮流域梅雨监测区域气候区划为江南区(Ⅰ区)、长江中下游区(Ⅱ区)和江淮区(Ⅲ)三个部分。
  在江南区,梅雨在6月1日到来,较常年(6月8日)偏早7天,7月11日出梅,较常年(7月8日)偏晚3天。梅雨期为40天,较常年(30天)偏长10天;梅雨区平均降雨量达到615.6毫米,较常年(365.4毫米)偏多68.5%。
  而在长江中下游区,入梅时间为6月9日,较常年(6月14日)偏早5天;7月31日出梅,较常年(7月13日)偏晚18天;梅雨期为52天,较常年(29天)偏长23天;梅雨区平均降雨量为753.9毫米,较常年(281.0毫米)偏多168.3%,为1961年以来最多。
  梅雨“发威”时间最长的当属江淮区。这里于6月10日入梅,较常年(6月21日)偏早11天;8月2日出梅,较常年(7月15日)偏晚18天。梅雨期为53天,较常年(25天)偏长28天;梅雨区平均降雨量为659.0毫米,较常年(264.4毫米)偏多149.2%,为1961年以来次多(1991年最多,766.4毫米)。
  在这个梅雨季节,共有46个市、县日降水量达到极端事件标准,主要分布在安徽、湖北、江西等地,其中安徽金寨、六安、铜陵以及江西新建4地日降水量突破历史纪录。而在安徽、江苏、湖北、上海等地,共有33市、县连续降水日数达到极端事件标准,普遍有12天~20天,其中,安徽合肥(21天)、江西安义(25天)等10站极端连续降水日数突破历史纪录。
  “超长待机、超级暴力”的梅雨,直接原因是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周边势均力敌,梅雨锋面系统活跃。而究其根本,还是环流形势大背景使然。
  在这个夏天,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长时间异常。春季前期结束的弱厄尔尼诺事件以及赤道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综合作用导致副高显著偏强。6月上中旬,副高脊线位置偏北;6月下旬到7月间,又一直偏南。副高的位置,深深影响着冷暖空气的势力分布。今年副高的异常活动,有利于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一带交汇。
  副高的“努力”,为梅雨提供了“舞台”。另一方面,作为主演的冷暖空气也很配合。今年夏天,在中高纬度,经向环流发展、冷涡活跃。而在南面,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热带海洋暖湿气流强盛,梅雨区水汽输送充足。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一拍即合”,共同上演了2020年梅雨季这场超长待机、超强降雨的大戏。

8月四川多地累计降雨量历史罕见

中国气象报记者 宛霞 通讯员 赵清扬

  8月中旬,一则乐山大佛“洗脚”的新闻刷爆网络,引起公众关注。
  8月17日至18日,四川省乐山市的三江(岷江、青依江、大渡河)上游成都、雅安、眉山普降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持续的强降雨导致江河水位上涨,在8月18日,乐山大佛脚趾被淹。据当地水文资料记载,这是乐山大佛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洗脚”。
  8月10日至18日,两轮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袭扰四川盆地,尤其在盆地西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轮番上演。
  据四川省气象台副台长青泉介绍,回看这两轮暴雨过程的累计降雨量,8月10日20时至18日20时,四川800毫米以上的有69站,占比1.19%,其中1000毫米以上的有13站,主要分布在安县、北川、什邡、德阳,最大降雨量为1267毫米,出现在安县迎新乡。
  多地累计降雨量“破千”,五颜六色的四川降雨量图分外抢眼,也使得四川暴雨频频冲上新闻热搜。
  进一步盘点四川8月的两轮暴雨过程,青泉分析说,8月10日至18日,四川暴雨过程属历史罕见,极端性强。
  把两轮暴雨过程逐个分析,结果显示,8月10日至13日的第一轮暴雨过程可以在四川暴雨历史(有气象记录以来)上排名第四,其中,8月10日20时至11日20时、11日20时至12日20时、12日20时至13日20时,连续三天均达到区域性暴雨标准。芦山、绵竹、什邡、蒲江等4站均创有气象记录以来日降雨量极值,芦山站10日20时至11日20时日降雨量为425.2毫米,达四川日降雨量第二高值。
  如果说第一轮暴雨的影响已经足够大,那么接下来8月15日至18日的第二轮暴雨大有“登峰造极”之势,比第一轮暴雨的历史排名前进两位,上位第二,“直逼”第一。
  其中,8月15日20时至16日20时、16日20时至17日20时、17日20时至18日20时,连续三天达到区域性暴雨标准,最大累计降雨量出现在德阳旌阳区黄许镇,为865.1毫米,绵竹、龙泉驿两站创有气象记录以来日降雨量极值。
  雨为何能下这么大?影响范围为何如此之广?对此,青泉解释说,在7月下旬之前,副高位置偏南,而自7月下旬开始,副高逐渐西伸北抬,受副高影响,四川盆地暴雨逐渐增多。
  进一步分析四川暴雨的成因,青泉说,8月9日至10日,受青藏高原高压影响,四川盆地天气晴好,气温升高,10日最高温度达34℃至36℃,副高和青藏高压合并导致副高加强西伸,中纬度低槽叠加高原低槽在东移过程中加强。而随着暴雨过程的开始,低空急流强盛且长时间维持,上述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8月10日至13日的暴雨过程。
  8月13日到14日白天,四川盆地降雨趋于减弱。“8月14日夜间,由于低空急流再次加强,又有中纬度低槽东移加强,副高北抬加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8月15日至18日的第二轮暴雨过程。”青泉说。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0年10月15日四版 责任编辑:王美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