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河洛寻踪
来源:中国气象报   发布时间:2020-10-22
分享到:0

洛报融媒记者 李砺瑾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 徐贵勤

  二十四节气是黄河流域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数千年来一直指导和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更是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重要实践地。

  具有东方特色的历法节令

  二十四节气的出现,与太阳和月亮这两个天体有关。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称作一个回归年,周期为365.25天。月亮围绕地球运行一周,称为一个朔望月,时间为29.53天。一年12个朔望月的天数是354.36天,比一个回归年要少约11天。如果积累两三年,误差就会达到一个月。因此,早在夏商时期,就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将每月分为大月30天,小月29天,来调整这种误差。这种历法被称为“阴阳历”,平年是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为13个月384(或385)天。

  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副会长、洛阳市著名文史学者蔡运章介绍,为了弥补阴阳历平、闰年日数相差较大的缺陷,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古人创造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一部太阳历,依据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太阳位置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全年划分为24个时段,每段约为半个月,分置在12个月里,从而形成一种具有东方特色的历法节令。

  这种历法节令的关键在于测定每年冬至、夏至发生的准确时间,这便是被尊为“元圣”的周公在洛阳测定的。

  测冬至夏至日影,寻“天下之中”

  出土于陕西宝鸡的何尊,用122个铭文记述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河南洛阳)之事,其中“宅兹中国”成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这件事的背景是武王伐纣成功后,希望把王都定在一个“天下之中”的位置。周公通过“土圭测景”,找到了“天下之中”洛阳,同时还确定了夏至和冬至的时间。

  根据古人的说法,夏至日影长“尺五寸”、冬至日影长“丈三尺五寸”的地方就是“地中”。而洛阳便是符合这个特殊条件的地方。

  那么,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蔡运章认为,这与蕴含了宇宙星象之理、被誉为“宇宙魔方”的两幅图有关——河图和洛书。

  洛书图中“纵、横、斜”三数之和均为“十五”。《易纬·乾凿度》说:“《易》一阴一阳合而十五之谓道。”因此,夏至日影长“尺五寸”(即十五寸),正合“阴阳和合”的“十五”之数。

  河图是由“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有机组合而形成的宇宙图式。观测日影的表竿高“八尺”即八十寸,再加上天地之数“五十五”,即可得出“丈三尺五寸”的长度。因此,冬至那天日影长“丈三尺五寸”的数值,与表竿高度和“天地之数”之和正相符合。

  这两个蕴含着神秘的阴阳数理的数字,便是周公在夏至、冬至两天观测到的日影数据。

  传统文化符号,典型的“中国时间”

  岁时节俗,非遗文化,无不饱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

  当前洛阳及周边地区流传有大量的农谚、俗语及歌谣,一些节气还和民间文化相结合,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以豫西地区很多村庄都有的“小满会”为例,曾在20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

  小满这个如今很多人并不熟悉的节气,在农耕时期却非常重要。小满节气,农作物进入快速生长期,“小麦扬花,谷子该锄”,农人要做好收麦的准备工作,如买桑杈、扫帚等,因为下一个节气就是“芒种”,也就到了开镰收割小麦的关键期。如今洛阳还有“叉耙、扫帚、扬场锨,小满会上都要添”的民谚。小满会上,用于麦收的农具应有尽有,俨然成了农具交流会。

  流传千年的二十四节气,至今在河洛地区仍然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洛阳市气象局原总工程师任炳潭说,几千年以来,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些都是很科学的种田法。他曾和同事对洛阳近50年的气温变化特征进行过统计分析,发现在气候正常的年份中,气象特征和二十四节气非常吻合;在气候反常的年份,例如偏暖时,二十四节气一般也就提前大约一周的时间。

  “讲二十四节气的故事,就是讲中国时间和生态文明的故事,也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级工程师姚江波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二十四节气的研究工作。她认为,如今全球都在说大数据,二十四节气就是我们的祖先根据气象地理情况总结出来的文明大数据。二十四节气引领和指导了中国人几千年的生活,到今天依然存在,因此可以称之为典型的“中国时间”。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0年10月22日四版 责任编辑:王美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