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青
戒烟往事历历在目,那难熬的滋味令人终生难忘。如今,我这个曾经的烟民现身说法:烟魔可除,烟瘾可断。
在部队当兵时,有个老兵递给我一支香烟,说酒能壮胆、烟能提神。我出于好奇抽着玩儿,觉得抽烟很酷。没想到,几天后,我便鬼使神差地开始买烟抽,一天能抽5支烟。渐渐地,烟瘾越来越大,一支接一支欲罢不能,我几乎到了嗜烟如命的地步。
多年后,我成了家,有了孩子,烟瘾却只增不减。有一天,5岁的儿子有点感冒,我又在家里抽烟,屋内烟雾弥漫,呛得儿子直咳嗽。妻子忍无可忍向我发出最后通牒。那时,我也觉得嘴里的烟又苦又涩,不是滋味儿。以前在家抽烟,我还挺心安理得,但现在认识到二手烟的坏处,我便开始心酸自责,于是向妻子和儿子立下“军令状”,愿意戒烟痛改前非。
可戒烟实在太难。我前3次戒烟行动,都打了水漂。初次戒烟,哈欠连天,一星期都没扛住就复吸了。二次戒烟,寝食难安、如坐针毡,三个月就认怂了。第三次戒烟,艰难走过春夏秋冬,被烟魔折磨得死去活来,硬撑苦熬了一年,最后还是败下阵来。受不了,熬不住,只能半途而废。
1988年秋天,已经有50年烟龄的父亲因身体不适,被医生要求戒烟。父亲做到了,之后他便再没抽一支烟。成功戒烟后,父亲神清气爽,身体明显好转。父亲戒烟成功对我触动很大,我开始了第四次戒烟。他听说我在戒烟,非常高兴,并谆谆告诫我:“戒烟不靠蛮力,靠毅力;不在猛劲儿,在后劲儿。自己跌倒自己起,戒烟还得靠自己。”
戒烟要经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有一次,有个烟友看见我烟瘾发作时狼狈不堪的样子,劝道:“老周,戒什么烟呀,你这叫死要面子活受罪,别跟自己过不去,别跟烟过不去,该抽抽,快活一时算一时。”他接着说:“我就这点儿嗜好,不让抽烟,活得还有什么劲儿呀。”这令我哭笑不得。
妻子也看不下去我痛苦的样子,心疼得落了泪。她说:“要是实在受不了,就抽一支吧。”但我深知,只要抽一支,戒烟就不了了之。我苦笑着说:“咱可不能打退堂鼓啊。”气可鼓不可泄,我就是要把戒烟进行到底。
家人是我戒烟的动力和精神寄托。我想方设法,力求断瘾。在实践中,我发现用话梅代替香烟效果不错,另外,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也有利于转移注意力克服烟瘾。烟友抽烟,要不闻不问,避开烟味儿。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我的不懈努力,还有家人的陪伴鼓励,烟消云散、苦尽甘来,我家成了无烟家庭。历经无烟的3年,我总算熬过来了。记得那天,妻子给我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说是送我的生日礼物,而且,这是用我戒烟省下的钱买的。我心里真是乐开了花。
然而,吸烟的诱惑却一直都在。记得有一年春节,部队老战友来看我,送来两条“中华”烟。盛情难却,我对“中华”烟有些眼馋,只能反复提醒自己,再好的烟也不能抽。于是,我对老战友说:“不好意思,我戒烟了。”老友说:“过节了,少抽点儿,不要紧。”但我深知,只要复吸一支烟,就足以令戒烟计划前功尽弃。因此,吸烟不要找借口,逢年过节不松口;只要口一松,戒烟一场空。我婉言谢绝了战友送来的礼品,经受住了考验。
光阴荏苒,如今我戒烟已有25年了,一直没有复吸。回首戒烟往事,我不禁感慨万千。戒烟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修身养性,使人获得健康快乐。我只想对那些正在戒烟的人说:“戒烟贵在坚持,坚持就有希望,坚持就是胜利。”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5年2月2日四版 责任编辑:刘佳)